历史性自觉与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奠基和发展——马克思、列宁、毛泽东人才思想述论

发布时间:2018-07-06 16:06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 + 历史性自觉 ; 参考:《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11期


【摘要】:马克思以强烈的历史性自觉来考察人类才能的发展史和未来前景,指出了"人才问题"存在的历史暂时性质,指明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趋势,剖析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条件和历史途径。在苏俄人才匮乏的特殊情况下,列宁提出了利用"旧专家"来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具有鲜明的历史阶段性特征的人才政策。"任人唯贤"的用人路线、"与工农群众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又红又专"的人才标准论,构成了毛泽东人才理论的底色。探究"人才"与"非人才"的差别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并消灭它,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独有的问题意识与高远境界。
[Abstract]:Marx examined the history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human talent with a strong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pointed out the historical temporary nature of the existence of the "talent problem", and pointed out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and ways to realize the fre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Under the special circumstances of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in Soviet Russia, Lenin put forward the talent policy of using "old experts" to build socialism with distinctive historical stage characteristics. " The employment line of "appointment of meritocracy", the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combined with the masses of workers and peasants, and the theory of "both red and professional" constitute the foundation of the theory of Mao Zedong talents. To probe into the social conditions on whic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alents" and "non-talents" depends and to eliminate them is the unique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d high realm of Marxist talent theory.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资本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研究”(13YJC710032)
【分类号】:C96;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宣恭;;“人力资本”概念悖论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年10期

2 叶泽雄;吴齐;;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人的双重生命与价值[J];江汉论坛;2015年02期

3 林春丽;论人才定义与人力资源开发[J];人才开发;2002年12期

4 罗洪铁;人才价值和人力资本的内在联系[J];人才开发;2005年07期

5 刘召峰;;拜物教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资本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04期

6 戴圣鹏;;“资本”:一个在当今被误读和滥用的概念[J];学术月刊;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岳汉景;赵军;;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等的远航——政治学视角下的比较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漆振光;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6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慧慧;论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的检察监督[D];山东大学;2010年

3 戴雪丽;劳动社会化与社会现代化[D];东华大学;2011年

4 范玲;论斯大林的民族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鸿岩;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教育改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端;超现实主义电影空间类型的比较[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7 郭少华;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当代价值[D];河南大学;2011年

8 冷运生;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哲学阐释[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羽;强迫劳动罪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加辉;实践人本主义: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价值构建的路向选择[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颜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当代阐释与实践[J];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08期

2 燕连福;;马克思关于身体概念的三个维度[J];贵州社会科学;2014年11期

3 贺来;;形而上学的社会历史批判——马克思开辟的形而上学批判的独特样式[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03期

4 刘召峰;;马克思的拜物教概念考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叶泽雄;;论人的自我价值理解应有的主体维度[J];江汉论坛;2006年12期

6 仰海峰;;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7 孙正聿;;“现实的历史”:《资本论》的存在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8 俞吾金;;资本诠释学——马克思考察、批判现代社会的独特路径[J];哲学研究;2007年01期

9 白刚;;资本现象学——论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问题[J];哲学研究;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元华;论邓小平的人才理论及其在新阶段的发展[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4年07期

2 郝敏;;学习邓小平人才理论 确立兵团人才队伍建设思路[J];兵团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3 王通讯;;人才理论的高层次系统创新[J];当代贵州;2013年03期

4 王学夏;做一个成熟的领导者——学习邓小平关于人才理论的体会[J];理论学习;1994年11期

5 吕露;邓小平人才理论的时代特色[J];特区理论与实践;1995年01期

6 商建军;选贤任能 促进生产力发展──学习邓小平人才理论体会[J];理论学习与探索;1998年05期

7 董秀华 ,于秀芝;运用邓小平人才理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J];大连干部学刊;1998年03期

8 郭庆孝;邓小平人才理论与大连的实践[J];大连市委党校学报;1999年01期

9 王均发;运用邓小平人才理论促进科技干部队伍建设[J];空军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10 陈春生;刘伟;;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的鲜明特色[J];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关乐原;;改革30年中国人才理论研究成果[A];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下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郁芬;全国党管人才理论研讨会在宁召开[N];新华日报;2008年

2 嘉兴学院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孔冬;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创新与发展[N];嘉兴日报;2011年

3 沈荣华 全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人力资源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人才理论创新需走出六个误区[N];组织人事报;2011年

4 陈书山;略论邓小平的人才理论[N];湖南日报;2004年

5 张丽红;人才理论的创新[N];人民日报;2009年

6 栾静;推进人才理论创新[N];四川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夏远飞;邓小平人才理论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杨清忠;邓小平人才理论与西部人才开发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103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03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b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