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底蕴

发布时间:2018-07-07 22:10

  本文选题:科学发展观 + 人学底蕴 ; 参考:《延安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丰富的人学内涵。它把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底蕴。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着深刻的人学基础。首先,西方人本主义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提供了有益参考,马克思的人学理论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三代领导集体的人学思想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其二,科学发展观以“现实的人”作为其理论基础和立论前提。马克思主义人学以“现实的人”为理论出发点,科学发展观把“现实的人”作为理论基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动力在于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其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国现阶段人的现实境遇的迫切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剧烈变革和转型,既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人的发展问题,特别是“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对我国人的现实生活境遇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就必然要求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极大地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奠基者,邓小平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开拓者,江泽民进一步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人学作出了新贡献。主要表现在,科学发展观本质上蕴藏着以人为本的人学内涵,,弘扬了以人为本的人学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学价值导向,发展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类永续生存发展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揭示了人的发展的新理念。这就是人的发展必须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基本原则。具体看来,主要体现在“四个坚持”和“四个反对”,即坚持以人为本,反对以物为本;坚持全面发展,反对片面发展;坚持协调发展,反对分裂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反对间断式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指南。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我国人的人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努力做到:大力发展人本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注入不竭的内在活力;努力建设政治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土壤;真正强化精神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适宜的精神条件;有效提升生态文明,为人的全面发展开创美好的生存环境。
[Abstract]: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tains rich connotations of human science. It closely combine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olitics, cultur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the vast majority of the people, establishes the values of people-oriented, and fully embodies the human learning background of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has a profound foundation of human science. First of all, the western humanism has provided the beneficial reference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Marx's humanism theory has laid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The humanism thought of the three generation leading collectives of the Party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source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Secon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akes "realistic person" 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oretical premise. Marxist anthropology takes "realistic person" as the theoretical starting poin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regards "realistic person" as the theoretical basis point, and the internal motive force of carrying out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lies in satisfying the need of "realistic person". Thirdly,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is the urgent need of human's realistic situation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our count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 drastic changes and transformation in our society have not only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but also brought about the development problems of many people. In particular, the concept of "material-oriented" development has had a great negative impact on the people's real life in our country, which will inevitably require us to put forward the "people-oriented"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has greatly developed Marxist humanism in China.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human studies, Mao Zedong is the founder of Sinicized Marxist human studies, Deng Xiaoping is the pioneer of Sinicized Marxist human studies, and Jiang Zemin has further developed Sinicized Marxist humanism. Under the new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has made a new contribution to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t humanism.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essentially contains the connotation of humanism, carries forward the spirit of humanism, embodies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humanism, and develops the theory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t highlights the fundamental interests of Marxist anthropology on the sustainabl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reveals the new concept of human development. This is the basic principle that human development must be people-orient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Specifically, it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four adherence" and "four objections", that is, insisting on people-oriented, opposing material-oriented; insisting on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opposing one-sided development; insisting on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pposing divisive development; and insisting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ainst discontinuous development.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s the scientific guide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in Chin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our people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we must strive to: vigorously develop the people-oriented economy, lay a solid material foundation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nd actively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We should inject inexhaustible inner vigor in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strive to build political civilization, provide good political soil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strengthen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create suitable spiritual conditions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Effectively promot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create a better living environment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B038;D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选琴;;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J];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李俊生;丁莉;;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时代人物;2008年05期

3 张晓玲;;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4 张三元;;人的全面发展的文化环境分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5 余维祥;理想与现实:新世纪新阶段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三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年04期

6 甘再清;张思云;;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郑红蔓;;正确解读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J];理论导刊;2007年07期

8 翟光艳;;科学发展观的人学内涵浅析[J];黑龙江史志;2008年18期

9 朱倩;吴婧;;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周秀清;;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宝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服务型政府[A];科学发展观与行政体制改革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赛荣;;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贫困地区崛起[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政治类[C];2003年

3 黄焕山;;论科学发展观引领成人教育创新[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4 齐莉娜;卢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市旅游业发展——以温州为例[A];科学发展观与区域旅游开发研究——第十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文选[C];2004年

5 徐慎庠;;中医外治科学发展刍言[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6 葛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油田档案事业发展[A];齐鲁档案论坛——山东省档案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会刊[C];2009年

7 刘本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战略思路[A];陕西社会科学界第3届学术年会辉煌6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道路专题论坛文集[C];2009年

8 徐杰;;生态社会主义、“天人合一”思想、科学发展观对发展问题的启示[A];2009-2010昆明市社会科学院成果选集[C];2011年

9 刘志澄;;关于省级气象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若干思考[A];2004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摘要集[C];2004年

10 胡北华;胡红;;坚持和运用新的科学发展观扩拓农业发展与农民的增收[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柴承增;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N];新疆日报(汉);2004年

2 轩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我区的跨越式发展[N];西藏日报;2004年

3 韩燕君;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N];中国人口报;2004年

4 国家人口计生委规划司司长 陈 立;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N];大众科技报;2004年

5 贺祥林;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N];光明日报;2004年

6 ;全面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N];经济日报;2004年

7 西安财经学院党委书记 刘延年;科学发展观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N];陕西日报;2005年

8 司马义·铁力瓦尔地;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新疆大发展[N];新疆日报(汉);2004年

9 辛鸣;科学发展观的“十个不等于”[N];中国旅游报;2004年

10 杨 助;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N];陕西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刚;科学发展观的消费观意蕴——科学消费观的构建与当代中国的科学发展[D];吉林大学;2010年

2 何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建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何艳;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制度建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王钟伟;科技革命与国家的作用[D];山东大学;2005年

6 吴长春;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人才强国战略[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荣丽;西柏坡精神的当代价值[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张艺缤;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效率与公平问题论析[D];上海大学;2011年

9 李敬辉;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10 张兰初;邓小平以生产力为基础的发展观[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静娟;[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李艳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探微[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林靖;科学发展观的人本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8年

4 常丽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石[D];黑龙江大学;2008年

5 李懿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吉林大学;2006年

6 何艳;论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林玫;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厦门大学;2007年

8 黄治东;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人的全面发展[D];苏州大学;2007年

9 方霞;论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现阶段人的全面发展[D];南昌大学;2008年

10 杨广林;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06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06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6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