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现代性:一个基于文献基础的理论考察
[Abstract]:Whether Mao Zedong's theory and practice contain modernity factor or not, whether he is a modernist or not, constitutes an important propositio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The existing studies can be roughly divided into "four interpretation models", that is, the "positive fit" interpretation model that recognizes the position of Mao Zedong modernist's theoretical genealog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lternative modernity" unfolded in the dimension of the western modernity value, the "expansion" interpretation mode of the New "left" school based on the sense of theoretical resources and symbolic complex. And from the post-modern and post-structuralism point of view of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ost-model" mode. The above four modes of interpretation remain in an overview stage, and there is still a further theoretical space for further deepe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o Zedong and modernity is not a unidirectional linear theory proposition, but a complex proposition containing multiple tension relations. It needs to be dialectically understoo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t criticism of capitalist modernity and the special historical context of modern Chinese modernit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0AZD0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9批面上资助(2016M591830)
【分类号】:A8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J];学术界;2006年04期
2 陈志刚;;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和超越[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05期
3 徐卫国;任端军;;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研究述评[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4 杨金华;李家耀;;论马克思现代性追寻的心路历程[J];理论月刊;2006年04期
5 李志军;;重建现代性: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实意义[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6 欧阳康;;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价值取向[J];理论参考;2007年10期
7 胡慧华;刘满喜;;批判或重建——马克思视野下的现代性[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徐卫国;任端军;;关于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研究述评[J];中共珠海市委党校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任端军;;关于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研究述评[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02期
10 徐卫国;任端军;;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研究述评[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隽鸿飞 杜红艳;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启蒙理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琦;现代性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梅;马克思“资本主体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天一;试论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与重构[D];云南大学;2016年
2 曹忠义;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视域和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牛小兵;解放的现代性[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4 阮清峰;马克思的现代性诊断对人的发展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5 谢正钱;马克思现代性政治批判及其当代价值[D];赣南师范学院;2012年
6 肖为文;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7 温冬妮;科学发展观的新现代性意蕴[D];苏州大学;2008年
8 邴喜;现代性视域下马克思权力观与福柯微观权力思想比较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9 杨炯;马克思与吉登斯的现代性思想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沈丽;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反思[D];安徽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33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33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