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公私观及其时代价值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e public and private view of Marx doctrine is the principle of collectivism. It is the scientific world view and methodology of the proletariat, which aims to realize the free an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all mankind. It is compatible with the concept of "Chong Gong", "heavy righteousness" and "human bas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morality. The Marx doctrine and private view is fostering based on the realistic way of thinking. And to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boldly for the "private" positive name, to properly deal with the public and private estrangement and to realize the internal power of the benign interaction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to meet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the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period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and to provide the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the separation and independence of the private field from the public domain, and the common price of the citizens. The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alue lawsuit is to realize the advanced nature of the proletariat, which is the class foundation for improving the ruling abilit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preventing the dislocation of public and private power.
【作者单位】: 西安工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西安工程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道德治理研究”;西安工程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建设研究”(2015ZXSK07) 西北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项目(YJG12007)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生加;中国公私观念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2 杨耕;法国唯物主义的两个派别及其启示──兼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及其症结[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施光跃;;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下的民生问题考量[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杨金运;;论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任务[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6 李丰春;;中国共产党农村思想政治工作60年(1949~2009年)发展历程及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7 陶富源;;马克思辩证哲学革命的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何艳;;科学发展观现实化的制度功能[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王英;李晓乐;;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学研究范式特点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邸乘光;;马恩列斯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探索[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忠朝;;行政安全与国家安全关系刍探[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高放;;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百年分合——兼谈“只有社会主义民主才能救中国”[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60年——北京市政治学行政学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9年
3 范肇臻;刘赣州;;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生产力发展与灾害关系的思想研究[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王敏志;翁国民;;社会自治组织之生成及我国相关立法之完善——以贸易救济中的行业协会为视角[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5 吴金瓯;;“用制度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伦理学解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欧志刚;;以权力利益关系为着力点构建和谐的党内关系[A];湖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登巧;;关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几点思考[A];湖南省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共运史学会2009年年会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新夏;;哲学转向及超越“认识论模式”辨析[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9 杨楹;;论马克思解放理论的伦理旨趣[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10 韩志伟;;生产与技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嬗变[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强;马克思主义环境利益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5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尹峻;国家与革命:黑格尔与马克思关系的历史性解答[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云霞;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莉;社区参与:社会稳定的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斌;哲学视阈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李升平;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管理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尹彦婷;和谐社会视角下公共行政人员职业道德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莹;黑土地文化与萧红小说创作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才;当代青少年道德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吴佩琦;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龙生;论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几个内在关联[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钱广荣;五种公私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2 王生加;;道德悖论逻辑归属问题探究及其拓展[J];武陵学刊;2011年02期
3 沟口雄三,冉毅;“公”的概念在中国和日本的区别[J];船山学刊;1999年02期
4 关晓丽;刘威;;从“崇公抑私”到“尚公重私”——中国公私观转型视界中的公民精神培育[J];道德与文明;2009年02期
5 杜振吉;郭鲁兵;;儒家公私观述论[J];道德与文明;2009年06期
6 陈永森;;公私观与和谐社会的制度安排[J];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钱广荣;中国早期的公私观念[J];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8 沟口雄三,汪婉;中国公私概念的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1998年01期
9 刘泽华;春秋战国的“立公灭私”观念与社会整合(上)[J];南开学报;2003年04期
10 刘畅;中国公私观念研究综述[J];南开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海军;从所有制看先秦时期公私观念的变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武红;公私观念演变对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3 陈永良;中国社会转型期公私观念变迁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晖;;论“石家庄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雷儒金,俞玲;再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时代价值[J];理论月刊;2004年04期
3 高晓倩;姚琛;;网络环境中公民参与的时代价值及路径选择[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4 林安鑫;聂黎清;;试论“背篼干部”精神的时代价值[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5 毕野青;;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6 吕遂峰;论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时代价值[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9期
7 陈萌;姚小玲;;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时代价值[J];理论视野;2014年04期
8 金颜;;论“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嬗变及其时代价值[J];攀登;2014年03期
9 黄仕红;宋小娥;;政府信息公开的时代意义和价值[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10 姚子辉;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时代价值和根本要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熊杰;;试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邵二辉;列宁的灌输理论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43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4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