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可以直接成为理论家——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种新理解
[Abstract]:In the sec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and Communism in the manuscript of Economics and philosophy in 1844, Marx put forward the proposition that "feeling is a theorist directly in his own practice", but he did not discuss these problems specially. Most of the scholars in China refer to this proposition directly when discussing the human or aesthetic meaning of "feeling", but lack of special discrimination. We will try to answer the above questions, prove the rationality of this proposition and reveal its rich connotation.
【作者单位】: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人文科学系;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03YBB026) 国防科技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象专项经费的资助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苏宏斌;;感觉如何通过实践成为理论家?——实践美学的现象学阐释[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学文;;试论文学价值和价值系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黄谋琛;;社会规则的外延和类型[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3 曹晓飞;张忠江;;走和平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聂海杰;;马克思意识形态范畴的历史变革及其多维内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董伟武;;超越现代性的“阿克琉斯之踵”——论全球性生态正义的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刘国光;;关于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7 刘凡;;艺术品原作与复制图像在审美中的差异[J];大众文艺;2014年05期
8 刘希良;侯旭平;;论哲学内涵的维度及其教学方法[J];创新;2014年02期
9 刘圣兰;陶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模式的现实启示——基于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探索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2期
10 詹宏伟;;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与和解——兼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一条独特途径[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颖;;应对视觉文化时代挑战的一种有效策略——大学语文现当代文学作品影视教学法探析[A];全国“大学语文”课程教材与教法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岳丽艳;王海传;;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提升的同向性的人学追问[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于洪生;;文化视域下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4 陈新汉;;哲学视域中的文化四则[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5 白刚;;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1年
6 刘继高;夏从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视阈下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岑孝清;;文化的科技创意与人的自由发展[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田心铭;;文明进步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一点理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核是什么?[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10 王川飞;;马克思主义谱系中资本批判理论探析[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蔺淑英;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与创造性运用(1919-1949)[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温静;十六大以来民族精神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程秀梅;中国农业支持政策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宏波;胡锦涛人才思想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6 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蓝波涛;新时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黄永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亚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论[D];西南大学;2011年
10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潇;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慧慧;论民事行政裁判执行的检察监督[D];山东大学;2010年
3 戴雪丽;劳动社会化与社会现代化[D];东华大学;2011年
4 范玲;论斯大林的民族政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鸿岩;过渡时期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教育改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端;超现实主义电影空间类型的比较[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7 郭少华;马克思主义权威观及当代价值[D];河南大学;2011年
8 冷运生;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哲学阐释[D];河南大学;2011年
9 张羽;强迫劳动罪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吴加辉;实践人本主义: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价值构建的路向选择[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倪梁康;“智性直观”在东西方思想中的不同命运(1)[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1期
2 倪梁康;“智性直观”在东西方思想中的不同命运(2)[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2期
3 邓晓芒;;康德的“智性直观”探微[J];文史哲;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建国;人与世界关系的普遍性与“地球异化”现象之克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J];江汉论坛;2004年05期
2 高恒天;幸福新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启示[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3 欧阳彬;货币的人学向度——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货币哲学[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张秀英;;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性论初探[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5期
5 李晔;苗青;;论“道德理想”与“道德异化”——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伦理学考察[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6 周峰;周霞;;抽象人的突破与历史的“人道”建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解读[J];学术研究;2007年07期
7 刘兴章;;走进《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马克思对劳动的存在论阐明[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郑云宏;;浅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讨论的逻辑起点[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谢丽娜;;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10 丛大川;林琳;;当代“人学”的支点:人的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类特性——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感悟[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淑琴;;私有财产的扬弃和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道主义思想梳理[A];以人为本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2008年
2 王善超;;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创造观述评[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秉民;郭春霞;;人与自然关系的独到探索——重读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A];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人类学高级论坛2004卷[C];2004年
5 王熙恩;;对象化的内在悖反及其生态启示意义——《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象化理论的深层解读[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赵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科学人学思想探析[A];云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C];2009年
7 邹广文;;文化理想与文化批判——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现代性精神[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8 刘世文;;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基础文献——简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地位和意义[A];马克思主义探原——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文集[C];2011年
9 张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道主义问题[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朱立元;张瑜;;不应制造“两个马克思”的新神话——重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兼与董学文、陈诚先生商榷[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永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现实启示[N];丽水日报;2011年
2 柳拯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副司长;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社会工作的启示[N];中国社会报;2011年
3 黄楠森;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冯溪屏;劳动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地位[D];黑龙江大学;2009年
2 王东红;历史与实践自身运动[D];吉林大学;2010年
3 方以启;论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立场的根本转变[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春玲;《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与科学人学的建构[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张耀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文化思想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王传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需要的思想及其相关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建国;人学视野中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邓莉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化观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6 宋喜斌;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探讨[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陈志刚;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伦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裴少雪;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主体性思想探析[D];山东大学;2013年
9 邵伟;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曾海林;现实与思想的双重异化及其扬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80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180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