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再探

发布时间:2018-11-24 13:13
【摘要】:和谐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终极目标,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和谐思想的探寻,,还是西方哲学家们对于和谐内容的求索,都将和谐理念推升至更高更广的层次。自古以来和谐社会就是人类孜孜不倦追求的美好社会状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实现的社会理想。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后,我们开始重新审视“和谐”这一经典论题。 面对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人民群众对于美好、幸福、和谐生活的企求显得尤为突出。中国共产党适时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实践离不开正确理论的指导,这需要我们对指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实践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毛泽东思想,尤其是其党内和谐思想做深入研究。 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的倡导者与奠基人,其思想精髓已经完全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深深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的新理念;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从此以后,关于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的热点。 本文从全新视角采用历史考察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探讨和谐的相关概念入手展开研究,在界定和谐、党内和谐、社会和谐及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概念基础上,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对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进行分析,结合毛泽东所处的时代背景及所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现实依据进行分析,结合毛泽东自身的优秀品质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内在驱动力进行分析。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是毛泽东建党理论重要组成部分,这为在实践过程中研究毛泽东党内和谐的构成要素奠定了重要基础。 对于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研究,首先基于对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等直接相关资料的分析整理,为此笔者采用文献分析法,分阶段分历史时期地对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内容进行梳理、研究,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实际,对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内涵、时代特征及特点、实现方法与途径进行深度分析。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内涵包括思想和谐——“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组织、制度和谐——“有集中又有民主”;作风和谐——“有纪律又有自由”;文化和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利益和谐——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统筹兼顾;行动和谐——“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时代特征及特点体现为创造性、协调性、人民性、包容性、斗争性。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实现方法在于积极的思想斗争、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内思想教育——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实现途径包括开展整风运动、确立党内和谐制度及规范、通过党校等形式加强思想教育。 本研究立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国情,采用价值追求与实践建构相统一的方法,将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放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不但从理论高度评价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时代价值,同时立足实际给予实践有效的理论指导,明确提出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实践意义。 本研究客观、全面、系统地对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构成要素进行挖掘,同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希望对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有更准确地把握,最重要的是希冀通过对毛泽东党内和谐思想的研究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41;D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葆薏;;一封珍贵的信——记杨钟健与毛泽东的交往[J];金秋科苑;1995年01期

2 姚燕;;毛泽东谈学习[J];政策;2011年05期

3 苗体君;;毛泽东与中共“一大”的四大历史之谜[J];党史博采(纪实);2011年07期

4 冯锡刚;;“斯毛并世战玄黄”——毛泽东对毛柳唱和原诗的取舍[J];同舟共进;2011年08期

5 费云东;刘静一;;毛泽东与秘书、档案工作[J];档案天地;2011年06期

6 张国星;;勤俭建国 科学发展——重读毛泽东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所写的按语[J];求实;2011年S1期

7 王慧鑫;;毛泽东的南巡谈话与邓小平的南巡谈话比较研究[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8 冯芸;;道德教育和谐发展——道德教育功能实现的理想路径[J];理论学刊;2011年07期

9 叶永烈;;“约法三章”历史谈[J];同舟共进;2011年09期

10 丁昀;姜素华;;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喜军;刘彦;;注重学生两种精神的和谐发展[A];2010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王淑华;;第二十七讲 毛泽东与党外人士交往的艺术[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3 邓超高;;试论毛泽东同志研究文艺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4 黄宏;;毛泽东对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漆永新;;作和谐发展的促进派[A];推进信息及自动化技术在钢铁工业节能降耗、改善环境、降低成本中的应用论文集[C];2005年

6 万海峰;;无尽的思念——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7 陈光亚;;序[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成辉;;调节职工心理和谐 促进站段和谐发展[A];河南省第五届学术年会铁道分会场专集[C];2009年

9 郭加利;于钦明;;创新高校学生工作 全面推进和谐校园建设[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吴海波;;建设社会主文和谐社会的建议[A];水家学研究(五)——水家族文明[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执行会长、《科技日报》原总编辑 徐九武;我眼中的贺惠邦与“毛体书法”[N];长春日报;2010年

2 曾菊敏 韩景昌;建设一流环境 实现和谐发展[N];中国航空报;2005年

3 仲呈祥;文化权益与和谐发展[N];光明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张计友 通讯员 许海林;统筹区域和谐发展的大手笔[N];河北经济日报;2005年

5 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吴建成;推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和谐发展[N];衡阳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蓝芳 实习生 林薇 陈丽红;走在和谐发展的道路上[N];闽西日报;2005年

7 ;在和谐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N];青岛日报;2005年

8 严茂林;十一局集团四公司七项举措促和谐发展[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9 周保;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N];延边日报;2005年

10 潞城市委书记 桂正平;和谐发展看长宁[N];长治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应红;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周小毛;和谐稳定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4 曹健华;中国共产党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5 罗湘明;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6 阮文泰;中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和谐社会理论比较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7 王科;和谐视野中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8 孙启军;西北边疆民族关系和谐模式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董树彬;当代中国和谐政党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谢璐妍;胡锦涛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茂锋;毛泽东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鲁江;毛泽东科学发展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王倩;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及其发展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4 桂兰;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5 靳晓理;民生问题的和谐解[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6 赵杨坤;实践思维方式视域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D];西南大学;2011年

7 姚淑娟;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私法文化建设[D];吉林大学;2010年

8 曾秋旭;论和谐行政的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刘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世昌;论新闻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538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3538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b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