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马克思实践概念探析

发布时间:2019-04-16 14:13
【摘要】:马克思的实践概念,需要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通过马克思哲学思想史视角,以文本为载体直接解读马克思实践概念,可以发现实践是立足现实并改变现实的活动,是人的对象性活动(包含创造性和革命性),是主体与客体之间能动关系的有效中介,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可以根据具体的社会历史具体化,蕴含着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的空间。二是通过马克思哲学原理视角,以马克思哲学思想内在逻辑深层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可以发现,实践有主体性维度、客体性维度、阶级属性和民族立场的维度。当前学术界将马克思实践概念扩张式地解读为实践本体论(实践一元论),这并没有真正把握住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本意,也没有做到在一般科学认知基础上去深入地透视马克思实践概念丰富的理论特征。
[Abstract]:Marx's concept of practice needs to be grasped from two aspects: one is to interpret Marx's concept of practice direct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history of Marxist philosophy, and to find out that practice is an activity based on reality and changing reality. It is an object activity (including creativity and revolution) and an effective medium for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t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social history. It can be embodi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social history and contains the space for the possibility to develop into reality. Second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s philosophy principle, we can find that practice has the dimensions of subjectivity, objectiveness, class attribute and national stand through the deep understanding of Marx's practice concept with the inner logic of Marx's philosophy thought. In the current academic circles, Marx's practical concept is interpreted as practical ontology (practical monism), which has not really grasped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Marx's practical concept.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scientific cognition, Marx's rich theore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concepts have not been deeply explored.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
【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毛泽东实践概念及其意义研究”(13ZXC01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10JJD71001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A8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涛;;活力与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两块重要基石——基于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相协调的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李明;;生态危机与社会主义的构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构建理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黄敏;;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王木森;;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批判[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5 白刚;吴友军;;“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两个教条——评德拉-沃尔佩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解释及困境[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6 李慧娟;;总体性与辩证法[J];长白学刊;2010年04期

7 刘艳萍;;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当代意蕴[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庄忠正;;“颠倒”还是“改造”?——阿尔都塞论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陈德志;;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演变及几点思考[J];巢湖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潘惠香;;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提纲》第一条的接近与偏离[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张达;;反思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2 王雨辰;;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3 王川飞;;马克思主义谱系中资本批判理论探析[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代俊兰;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及当代价值[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欢;超越资本逻辑与符号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于永坤;传统辩证法的解构与批判的辩证法的重建[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小红;罗莎·卢森堡总体性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许勇为;马尔库塞的现代性批判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荣清;批判与建构:日常生活领域的意识形态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田志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的政治价值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8 邓伯军;《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中国研究史[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管锦绣;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王伟;罗蒂与关系主义文论[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小娇;救赎之道:马尔库塞伦理思想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赵东梅;马尔库塞的“单面社会论”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宇剑;论马克思的“消灭哲学”命题[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邹玉兰;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晓林;物化关系视域下的现代性[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赵巧娜;弗洛姆异化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庄忠正;历史哲学还是历史科学[D];吉林大学;2011年

9 刘元;马尔库塞与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思想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豆勇超;拉法格对唯物史观的阐释及其缺陷豆勇超[D];南京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庞遵美;;马克思哲学思想中技术的本质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吴允涛;;马克思哲学思想精神的当代思考[J];学理论;2011年08期

3 黄g,

本文编号:2458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458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57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