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列宁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

发布时间:2020-02-02 23:39
【摘要】:列宁在领导苏俄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十分重视理论教育和武装大众的问题。列宁认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防止用肢解的、修正的、教条的马克思主义"化"大众。他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联系客观实际,也就是要与俄国社会发展的现实任务、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大众化的实际对象相联系。他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运用学校课堂、通俗化的语言、媒介、实践生活等多样化的载体形式。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熙国;路克利;;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基本前提和两条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克慧;;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正名——兼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借鉴[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2 余雪;梁东兴;;列宁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思想与实践[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1年04期

3 伍铁平;论语言的类型对比[J];外语学刊;1984年04期

4 喻中;列宁邓小平关于克服官僚主义法律思想的比较研究[J];攀登;2001年02期

5 黄国秋;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J];攀登;2001年02期

6 许兴亚,张昆仑;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新论[J];攀登;2001年02期

7 李仁武;论“三个代表”与“三个有利于”的内在统一[J];攀登;2001年03期

8 张淑君,王国力;对知识与道德关系的思考[J];攀登;2001年05期

9 白延举;关于人大对个案实施法律监督的理论思考[J];攀登;2001年05期

10 李生文;加快传统文化转型 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J];攀登;2001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李培龙;;试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根基及其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范耀登;;论特区政治改革的先行与试验[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6辑[C];2011年

8 葛振国;;“五名”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9 李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新趋向[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吴兆雪;刘勋滕;;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光辉典范[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熙国;肖雁;;知“道”,成“道”与行“道”——对《郭店楚墓竹简》儒家“德”论的一种解说[J];哲学研究;2007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德广;;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培养教育的有效途径[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85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驷;;外滩:超越想像的共同体(大纲)[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1)——交往与沟通:变迁中的城市论文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靳薇;关于中学美术学科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相联系的教学实践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758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5758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2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