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七大毛泽东关于“解放农民”的思想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共七大毛泽东关于“解放农民”的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1945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的七大,无论是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是党的理论的发展,都包含着一个关乎中国革命命运的问题,这就是农民问题。对农民问题的论述,成为毛泽东书面政治报告和口头报告的重要内容。刘少奇在七大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把毛泽东思想关于农民问题的理论概括为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和政策。本文通过对建党初期和大革命中对“解放农民”的探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解放农民”的探索、抗战爆发后“解放农民”的政策调整和认识深化,梳理了七大前中共关于“解放农民”的探索历程。认为,从七大前中共关于“解放农民”的探索历程中,可以看出“解放农民”同中国革命命运的紧密相联,中国革命能否成功的问题说到底是解放农民的问题。经过建党2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共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和政策不断走向成熟,为七大中毛泽东对“解放农民”的思想进行完整系统的论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本文较全面地梳理了七大中毛泽东关于“解放农民”的极端重要性及其如何“解放农民”的思想。认为七大中毛泽东着重强调的是,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最为重要的一个问题,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忘记了农民,就没有中国的民主革命,也就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也就没有一切革命。而解决农民问题,实现农民的解放,根本是坚持七大路线,因为七大路线是解放整个中华民族和解放中国人民的路线,也是“解放农民”的路线。解决农民问题,实现农民的解放,关键是实行土地改革,把土地从封建剥削者手中转移到农民手里,把封建地主的私有财产变成农民的私有财产,使农民从封建的土地关系中获得解放,这也正是广大农民的最大心愿,反过来也才能调动农民的革命热情,集合起农民这个最大民主派的力量,夺取革命事业的胜利。文章还认为,七大中毛泽东关于“解放农民”的基本思想还可概括为:在政治上实行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在经济上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制度,在文化上发展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文化,在军事上建立一个以农民为主体并与人民密切结合的人民军队,在国家发展战略上建设富强中国,使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本文认为,七大中毛泽东关于“解放农民”的思想,在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主要是:党和国家必须把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广大党员干部应该深入了解农村实际,加强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握农民心理,疏导农民群众中存在的思想认识问题;注重知识与农民相结合,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处理好党和农民群众的关系。本文尤为强调,中国农民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为中国工业化建设做出巨大牺牲,历史不应亏待他们,党和政府不应亏待他们。中国农民仍然是中国人口的最大多数,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石,一切党员干部和有识之士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关键词】:中共七大 解放农民 理论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231;A8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2
- (一)研究的选题背景与意义10-11
- (二)文献综述11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11-12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对“解放农民”的艰辛探索12-17
- (一)建党初期和大革命中对“解放农民”的探索12-14
-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解放农民”的探索14-15
- (三)抗战爆发后“解放农民”的政策调整和认识深化15-17
- 二、七大中毛泽东关于“解放农民”极端重要性的系统论述17-22
- (一)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并且获得土地的愿望强烈17-18
- (二)历史经验表明,没有农民参与的革命无法取得成功18-19
- (三)农民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19-21
- (四)农民是新中国建设的主要力量21
- (五)农民问题是国共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21-22
- 三、七大关于“解放农民”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政策22-25
- (一)在政治上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实行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22-23
- (二)在经济上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23-24
- (三)在文化上发展民族的、科学的、人民大众的文化24-25
- (四)在国家建设上,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25
- 四、“解放农民”的三大重要保障25-29
- (一)坚持新民主主义道路25-26
- (二)建设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军队26-27
- (三)发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27-29
- 五、七大毛泽东关于“解放农民”研究的启示29-32
- (一)党和国家必须把农民问题放在第一位29
- (二)深入了解农村实际,加强与农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9-30
- (三)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30-31
- (四)处理好党和农民群众的关系31-32
- 参考文献32-34
- 后记34-3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凯鹏;陈安;;论中共七大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贡献[J];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3期
2 蔡丽;;论中共七大对中国共产党自身的认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3 李君;;再论中共七大的历史贡献[J];广西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4 张艳丽;;中共七大推迟原因再探[J];世纪桥;2007年02期
5 曲峡;中共七大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完备[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6 姚杰;降落伞上的图案——一二九师献给中共七大的礼品[J];党史纵横;2001年03期
7 陈兆华;中共七大以来一中全会选出的主要领导名单[J];价格与市场;2003年02期
8 李声笑;论中共七大的历史地位[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4期
9 李家祥,魏继昆;居安思危:从中共七大文献看毛泽东的忧患意识[J];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02期
10 伍小涛;从权威层面看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恩毅;;伟大的会议,历史性的胜利——中共七大与十五大之比较[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2 齐佩良;;试论中共七大对领袖的评价——兼谈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3 刘华清;;任弼时与中共七大[A];任弼时百周年纪念-全国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李蓉;;任弼时对中共七大的历史贡献[A];任弼时百周年纪念-全国任弼时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5 蔡庆新;;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及其特点[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中)[C];2011年
6 蔡庆新;;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及其特点[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下)[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本报记者 朱小钧;水墨重现中共七大[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记者 李栋;姓“方”名“方”干革命[N];广州日报;2011年
3 坛儒;革命圣地延安 [N];中国建设报;2002年
4 丽水市政协文史委特邀委员 毛传书;丽水应有市级烈士陵园[N];丽水日报;2011年
5 ;曹海波同志逝世[N];人民日报;2009年
6 杨宏伟;七大《党章》今日难觅[N];中国商报;2003年
7 王赛;初夏的革命洗礼[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高乐;中共七大毛泽东关于“解放农民”的思想研究[D];延安大学;2016年
2 刘洋;七大之路—中共七大代表赴延路线记[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周小探;中共七大选举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中共七大毛泽东关于“解放农民”的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67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