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边疆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9:09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边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十八大以后的中国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构想,中国由此向深海和远海进行探索和发展。紧跟的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国由此发起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为“一带一路”添砖加瓦。但是,“互利共赢”的美好战略所伴随的是中国海疆及相关海域划界纠纷的摩擦不断,相关海域岛礁争夺的异常激烈,中国陆疆“三期叠加”形势的严峻,相关陆疆地带反对“三股势力”和“维稳”任务的加剧,以及中国天疆和太疆领域不断遭受敌对国家的空中窥探和挑战。不仅如此,在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大背景下,新形势下所衍生出的信息边疆的挑战、软边疆的渗透、战略边疆的警惕和利益边疆的过度解读,都在给迈向“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中国边防安全构成潜在和显在的威胁及挑战。所以,回顾开国领袖毛泽东是如何的底定和经略边疆,进行系统化的分析和提炼总结,用以指导当下的中国边疆实践,便成为中国学人刻不容缓的迫切之需、之急和之效。毛泽东边疆思想有其产生的逻辑起点。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引起了普遍的边疆危机,边患和海警触动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痛处,引发了统治危机。这一历史大背景是毛泽东边疆思想能够探索的历史语境,决定了毛泽东边疆思想探索缘起的条件和因果证实。正是在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民族独立,以及建国后毛泽东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所进行的底定和经略边疆的策略和实践过程中,毛泽东逐渐建构了“挺起腰杆”的筹边观、“夕阳依旧”的疆域观、“当家作主”的周边关系观、“寸土必争”的边界观、“区别对待”的边政观、“以民为本”的边务观、“共建同守”的边防观及“和谐并存”的边民社会观。进而在时代价值取向中,填补中国边疆学界正在进行的边疆学奠基性研究的学科视域探索,打开苦于找不到出口的毛泽东思想研究多维性的方法论探讨,为重新定位新形势下中国的边疆战略提供奋进的指引,解决当下中国的边疆危机提供借鉴经验和汲取养分的效用。最终,为后来者进行毛泽东边疆思想的研究提供有待探索的视域和应该坚持的根本性立场。论文的选题和材料选取决定了毛泽东边疆思想的探索必须要在历史和现实的纵向对比上,联系国内和国际的格局调整,探寻理论和实践的二重表达,建构学科语境下的“适时”理论。进而,采用了纵向比较的历史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解读毛泽东关于边疆问题的谈话和策略,收集毛泽东关于边疆问题方面的讲话及相关著作文献,借鉴郑汕教授《中国边疆学概论》的分析框架,构建毛泽东的筹边观、疆域观、周边关系观、边民社会观和“四边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时代价值。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的依据和意义,然后阐述了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提出了研究思路、方法和分析框架,指出了论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正文分为三个层次进行论述。这四个部分是依据学科视阈的研究方法和写作思路,按照抽象(概念和理论)-具体(缘起)-抽象(基本内容)-具体(时代价值)的逻辑顺序展开,层层递进的研究了理论和升华了理论。第一个层次是边疆概念的界定及边疆理论的梳理,“三大语境”镜像下的边疆共性、中国边疆学构筑的之我见,毛泽东边疆思想探索的历史渊源、毛泽东边疆思想探索的原因进行阐述。第二个层次是毛泽东边疆思想的基本内容,分别按照毛泽东的筹边观、毛泽东的疆域观、毛泽东的周边关系观、毛泽东的“四边观”(包括毛泽东的边界观、毛泽东的边务观、毛泽东的边政观、毛泽东的边防观)、毛泽东的边民社会观这五个方面论述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第三个层次是毛泽东边疆思想的时代价值,分别按照毛泽东边疆思想对于中国边疆学的奠基性、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多维性、当下中国边疆潜在危机的效用性、新形势下边疆战略的指引性这四个方面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结束语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该坚持的根本性立场。
【关键词】:毛泽东边疆思想 时代价值 基本内容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4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2
  • 绪论12-27
  •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13-14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4-18
  • 三、已有研究成果不足18-22
  • 四、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22-23
  • 五、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存在的问题23-27
  • 第一章 毛泽东边疆思想探索的条件27-45
  • 一、“三大语境”镜像下的边疆共性27-28
  • 二、中国边疆学构筑之我见28-30
  • 三、毛泽东边疆思想探索的历史渊源30-36
  • 四、毛泽东边疆思想探索的原因36-45
  • 第二章 毛泽东边疆思想的基本内容45-82
  • 一、毛泽东的筹边观46-51
  • 二、毛泽东的疆域观51-56
  • 三、毛泽东的周边关系观56-60
  • 四、毛泽东的“四边”观60-75
  • (一)毛泽东的边界观61-64
  • (二)毛泽东的边政观64-68
  • (三)毛泽东的边务观68-71
  • (四)毛泽东的边防观71-75
  • 五、毛泽东的边民社会观75-82
  • 第三章 毛泽东边疆思想的时代价值82-93
  • 一、毛泽东边疆思想对构建中国边疆学的奠基性82-84
  • 二、毛泽东边疆思想对透视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多维性84-86
  • 三、毛泽东边疆思想对定位新形势下中国边疆战略的指引性86-89
  • 四、毛泽东边疆思想对解决当下中国边疆问题的效用性89-93
  • 结束语93-97
  • 参考文献97-105
  • 致谢105-108
  • 个人简介108-10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旭东;浅析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J];黄山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许全兴;从历史衡量毛泽东[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06期

3 樊清;毛泽东个性世界探微[J];世纪桥;2003年04期

4 徐发苍;想起毛泽东的名言[J];创造;2004年01期

5 高国舫;毛泽东的现代化困惑[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冯国庆;毛泽东的“对外开放”思想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年09期

7 彭绪琴;毛泽东跨越发展模式的启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1期

8 斯图尔特·施拉姆;林育川;;毛泽东的遗产[J];现代哲学;2006年01期

9 程林辉;张强;;毛泽东的忧患意识及其现代意义[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6期

10 何云峰;;毛泽东:一个真诚的理想主义者[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志凯;;毛泽东与中国科学技术的自主研发[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上)[C];2006年

2 刘以顺;;毛泽东与走向世界的中国外交[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3 何云峰;;毛泽东:一个真诚的理想主义者[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4 吉吉;;毛泽东图像研究[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5 刘长海;;试论毛泽东形象的崇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6 张素华;;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的当代价值[A];改革开放三十年研究文集[C];2009年

7 孙海;;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思想形成中的三个主要历史关系[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8 李捷;;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探索的当代价值[A];毛泽东研究总第2辑2007年第1辑[C];2007年

9 刘阳;;近年来毛泽东行政管理思想研究综述[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10 华路;;群众路线与毛泽东的反腐倡廉[A];继承丰富发展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理论研究论文集[C];199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杨军;妖魔化毛泽东可以休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2 储著武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虚化毛泽东不可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尚庆飞;毛泽东晚年错误岂可归咎于“两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N];山西日报;2003年

5 方胜;七年风雨兼程路 九十华诞跨新程[N];安庆日报;2011年

6 朱浩云;收藏“毛泽东”,,收藏一个时代[N];民营经济报;2005年

7 吴雄丞;学习、继承和发展毛泽东的思想和事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8 傅颐;走进毛泽东时代的中国[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9 ;甘肃省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登[N];甘肃日报;2013年

10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程美东;以大历史的眼光审视毛泽东的历史价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朝彬;毛泽东政权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2 肖南龙;毛泽东建国后思想改造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谭一青;中国现代政治思潮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1991年

4 石培玲;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文亮;大动乱年代的艰难抗争[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6 吴家虎;革命与教化:毛泽东时代乡村文化的一项微观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7 刘宁;论毛泽东对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认识[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论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和勇;毛泽东卫生防预思想及其当代意义[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王正宇;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贺昭平;关于毛泽东政治哲学的若干思考[D];湘潭大学;2002年

5 曹红;毛泽东斗争思想的哲学探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6 罗玲玲;毛泽东创新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7 王兴成;毛泽东为人民谋福利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8 郑洪浩;毛泽东节约思想的时代价值[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4年

9 吕廷虎;毛泽东对外开放观的“两个尺度”视角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年

10 范广杰;毛泽东协商民主思想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边疆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68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f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