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20-06-02 19:18
【摘要】:二十一世纪,人类正处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的同时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化脚步加快,世界多元化也日益更新,与此同时,世界环境的错综复杂,各国的综合国力激烈竞争且对资源的不断争夺,导致全球的生态环境破坏,种种现状给我们带入了一个风险的社会。人类在社会中进行实践活动,追求着和谐稳定发展的社会状态,追求解放和自由,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不和谐的因素,特别体现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社会技术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和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的一种实践性的知识体系。为了营造一个和谐的环境、创建美好的家园就需要利用社会技术这强大的武器来解决亟待处理的矛盾和问题。 本文首先以研究“技术”的张力为出发点,探讨技术的定义、形态和特征。其次从研究社会技术的本体论切入,分别对社会技术的内涵、属性和特征进行阐述和梳理。再从社会技术哲学的视角,以探析马克思的社会技术思想为着重点进行研究。马克思虽然没有在论著中明确“社会技术”,但在论述“社会关系”的过程中间接的隐喻了社会技术的内涵,尤其体现在对“社会结合”和“社会保障”两方面的论述上,这些均已影射出社会技术思想的光辉。所以本文希望把这些间接或未被表达的瑰宝为人所视,为今后研究马克思技术思想及社会技术思想的学者做铺路之用。 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综合研究法对技术、社会技术,特别是对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深入解析。研究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的价值颇丰,在理论上,研究马克思社会技术思想丰富了技术观、拓宽了学科理论。在实践上,研究马克思的社会技术思想可以促进技术不断创新、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继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稳定和谐。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A8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伯鲁;技术起源问题探幽[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2 钟君;;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基本方式[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3 禹智潭,王晓兰,陈文化;技术的范畴[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2年02期

4 杨丽娟,陈凡;当代高技术的社会建构与立法规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08期

5 朱今;作为社会技术的综合集成方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5年04期

6 李世雁;浅论社会技术——技术、法律、环境与社会[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年02期

7 田鹏颖,陈凡;社会技术:改造社会的实践性知识体系[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04期

8 田鹏颖;国外“社会技术”研究的哲学批判[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2期

9 赵大宇;田鹏颖;;试论社会技术的本质[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01期

10 田鹏颖;论社会技术与自然技术的辩证关系——兼论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693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693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4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