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认识与评析

发布时间:2017-03-27 15:09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认识与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粹主义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国际化政治社会思潮。民粹主义可以是一种独立的政治策略,求民主,要公平,代表人民大众的利益;民粹主义可以是一种风靡的社会思潮,有大量追随者,能号召起游行运动;民粹主义又可以是一种极具依附性的活动理念,在各种政治运动和社会思潮中都能找到民粹主义的身影,却又不是举着民粹主义的旗号。在西欧、北欧、美洲、亚非拉以及中国都曾出现过民粹主义。对于民粹主义的来龙去脉,学者们的讨论甚是激烈。大致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时,民粹主义也随之而来。我们国家对民粹主义的讨论也是相当广泛的,始于列宁1912年发表的“中国民主和民粹主义”,讨论内容从民粹主义的产生,发展到我们的思想家是否具有民粹主义倾向。争论最多的就是关于毛泽东是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毛泽东是否有过民粹主义的思想。在1989年,胡绳在《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再评论》一文中提出大约在1939-1949年间的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上不但没有丝毫染上民粹主义,而且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鲜明地坚决反对民粹主义,但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上已经染了民粹主义。 本文认为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有受民粹主义思想的影响,但是毛泽东并没有成为一个民粹主义的追随者,并且时刻保持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态度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毛泽东摆脱民粹主义思想束缚表现在其理论与实践中:毛泽东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逐步认识到发展经济的重要性;毛泽东还反复强调中国的革命和建设必须通过最先进的无产阶级来领导,其他阶级只有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走向社会主义;毛泽东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以社会化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技术基础。总之,毛泽东的一生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不是民粹主义者,毛泽东在革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以及实践的态度去面对遇到的问题,实现了对民粹主义正确认识和理性批判。 现在,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的新时期,社会矛盾复杂,许多社会问题要解决,而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让人们很难理解和谐社会的正确要义,相应也就给建设和谐社会带来难度。因此,在目前分析民粹主义、警惕民粹主义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旨在通过毛泽东同志对民粹主义认识与评析,为我国特别是当前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毛泽东 民粹主义 认识 评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9
  • 目录9-11
  • 一、绪论11-19
  • (一) 问题的提出及其研究意义11-12
  • 1、问题的提出11
  • 2、研究意义11-12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2-16
  • 1、国内研究现状12-14
  • 2、国外研究现状14-16
  • (三)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6-19
  • 1、本文研究的主要思路16-17
  • 2、本文研究中使用的方法17-19
  • 二、民粹主义的历史演变与基本特征19-26
  • (一) 民粹主义的组成要素与基本特征19-21
  • 1、民粹主义的组成要素19
  • 2、民粹主义的基本特征19-21
  • (二) 以俄国民粹主义为例的民粹主义历史变更分析21-26
  • 1、俄国民粹主义历史背景介绍21-23
  • 2、俄国民粹主义发展阶段分析23-26
  • 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民粹主义的认识与批判26-31
  • (一) 马克思恩格斯与民粹主义26-28
  • 1、马克思恩格斯对民粹主义的考察分析26
  • 2、马克思恩格斯对民粹主义的批判理解26-28
  • (二) 列宁与民粹主义28-31
  • 1、列宁对民粹主义的认识28
  • 2、列宁对民粹主义的批判28-31
  • 四、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认识理解与评论31-35
  • (一) 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思考31-33
  • (二) 民主革命阶段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批判33
  • (三)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评析33-35
  • 五、对毛泽东与民粹主义关系的若干评价35-44
  • (一) 毛泽东对民粹主义认识的特点35-36
  • 1、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认识坚持了辩证法的扬弃35-36
  • 2、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认识带有具体性和针对性36
  • (二) 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评价36-37
  • 1、毛泽东对民粹主义评价的积极方面36
  • 2、毛泽东对民粹主义评价的消极方面36-37
  • (三) 毛泽东对民粹主义评价的现实意义37-44
  • 1、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37-38
  • 2、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的发展道路问题38-40
  • 3、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40-41
  • 4、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转型期民粹主义滋生问题41-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龙闪;;俄国革命中的民粹主义[J];百年潮;2000年11期

2 刘玉;;毛泽东晚年探索出现失误的个人因素探析[J];党史博采(理论);2009年09期

3 胡岩;民粹主义和社会主义[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1999年02期

4 郑镇;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思想方法论探源及其启示[J];党史研究与教学;1999年05期

5 胡国民;;1957年后毛泽东在探索中判断形势失误的原因探析[J];福建党史月刊;2008年03期

6 刘铁松;毛泽东第二次探索失误的研究[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罗子桂;;关于毛泽东晚年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的哲学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1991年04期

8 张浩;;试析毛泽东晚年失误的哲学根源[J];理论探索;1993年03期

9 赵平之;毛泽东和民粹思想暗礁——兼论马克思主义小生产理论的意义[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02期

10 萧延中;美国学者视角下的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主义与乌托邦主义》读后[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认识与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0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70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d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