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的调查研究观

发布时间:2017-03-27 21:03

  本文关键词:论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的调查研究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工作中的运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保证。作为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重视调查工作,主张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实事求是和调查研究相结合,才能制定正确的决策指导中国革命。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坚持同党内教条主义作斗争,不断开展调查工作,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形成了这一时期毛泽东的调查研究观。这充分体现在《寻乌调查》、《兴国调查》、《东塘等处调查》、《木口村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的六篇典型的调研报告与《反对本本主义》这一经典著作。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历史实践特色,在学习、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从整体上努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进行系统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不。本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关于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调查研究等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说明,并对本文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作了简要阐述和自我概括。另外,本文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群众史观以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法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的哲学基础。针对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中国的国情、党情,毛泽东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这一时期的调查研究观。本文从调查研究的重要性、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阐述了这一时期毛泽东的调查研究观。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是毛泽东调查研究比较集中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调查研究在毛泽东一生的调研实践活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以大量农村调查为侧重点,结合城镇调查,全面了解群众需求;注重以点到面,典型与全面相结合;善于从小处着眼,以小见大,根据调查所得的有效信息,反思中国现实问题,把握客观规律,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从而也决定了这一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的特色。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立足中国国情,应对中国现实问题,不仅能够敏锐地发现问题,而且还能及时找到应对之策;不仅巩固并发展了革命根据地的建设、抵制并纠正了当时党内的错误倾向、科学指导了反“围剿”斗争,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更对当今中国共产党转变党的作风、坚持群众路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实事求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关键词】:毛泽东 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 调查研究观 群众路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231;A841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4
  • 绪论14-32
  • (一) 研究意义14-15
  • 1、理论意义14-15
  • 2、现实意义15
  •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5-27
  • 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15-26
  • 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26-27
  •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27-29
  • 1、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27-29
  • 2、调查研究与社会调查29
  • 3、调查研究观29
  • (四)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29-32
  • 1、研究思路29-30
  • 2、研究方法30
  • 3、创新之处30-32
  • 一、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的哲学基础32-38
  • (一) 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32-34
  •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32-33
  • 2、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去检验33-34
  • (二) 强调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主体的基本观点34-36
  • 1、群众支持是中国革命力量的源泉34-35
  • 2、群众利益是调查实践活动的出发点35-36
  • (三) 遵循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法36-38
  •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36-37
  • 2、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37-38
  • 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的形成条件38-45
  • (一) 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形成的客观条件38-40
  • 1、探索正确革命道路的客观需要38-39
  • 2、反对党内教条主义的客观需要39-40
  • (二) 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形成的主观条件40-45
  • 1、毛泽东“经世致用”的文化性格41-42
  • 2、毛泽东尊重信任人民群众的情怀42-43
  • 3、毛泽东崇尚实践的个人品格43-45
  • 三、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的基本内容45-60
  • (一) 调查研究的重要性45-48
  • 1、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45-46
  • 2、不做调研,就无法准确把握客观实际46-47
  • 3、离开调研,就不能科学制定政策47-48
  • (二) 调查研究的方法48-53
  • 1、直接调查与间接调查相结合48-50
  • 2、坚持原则与方法相结合50-51
  • 3、从群众中来与到群众中去相结合51-53
  • (三) 调查研究的目的53-60
  • 1、解决土地问题53-55
  • 2、解决富农问题55-58
  • 3、克服主观主义58-60
  • 四、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的主要特色60-67
  • (一) 抓住典型,把握全面60-62
  • 1、解剖麻雀,注重专题性典型调查60-61
  • 2、视域开阔,多领域展开61-62
  • (二)见微知著,以小见大62-63
  • 1、从“量租”制度看封建剥削的残酷性62
  • 2、从“卖妻鬻子”看贫农的贫困性62-63
  • 3、从“消费合作社”看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63
  • (三) 侧重农村调查,结合城镇调查63-67
  • 1、集中进行农村调查64-65
  • 2、强调联系城镇调查65-67
  • 五、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67-75
  • (一) 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的历史价值67-70
  • 1、科学指导了反“围剿”斗争67-68
  • 2、巩固并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建设68-69
  • 3、抵制并纠正了当时党内错误思想69-70
  • 4、有助于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70
  • (二) 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调查研究观的现实启示70-75
  • 1、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70-71
  • 2、优化党风建设,有效践行群众路线71-72
  • 3、居安思危,提高党的执政能力72-73
  • 4、实事求是解决当前中国社会问题73-75
  • 结语75-77
  • 参考文献77-85
  • 后记85-87
  • 附录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海涛;历史上“毛泽东热”的形成及其影响[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2 李新芝;新时期毛泽东生平研究出版述略[J];党的文献;2001年06期

3 朱天奎;试论毛泽东对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铸[J];宁夏党校学报;2001年04期

4 李光荣;毛泽东与茶[J];茶叶;2002年04期

5 杨尚梅;试论毛泽东的人格精神基质[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肖平;论毛泽东的文化自信[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2年06期

7 唐洲雁,沈雁昕;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学术研讨会选题论证会综述[J];党的文献;2003年01期

8 李光荣;伟人谈宗教[J];文史天地;2003年07期

9 李安葆;毛泽东长征时的书箱[J];党史纵横;2003年12期

10 刘顶夫;论毛泽东与中国工业化历史进程[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S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育芳;卜凡祥;;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2 张素华;;关于回忆毛泽东的史料述评[A];毛泽东与20世纪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下)[C];2006年

3 萧延中;曾子墨;;探索毛泽东晚年的生命焦虑[A];毛泽东研究总第3辑2008年第1辑[C];2008年

4 李捷;;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产生经过及其理论价值[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5 舒新辅;;以历史唯物论认识毛泽东——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注洪;;毛泽东生平、思想文献史料学研究初探[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士坤;;伟大的开创者——对毛泽东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A];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集[C];2004年

8 张斱秀;;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A];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思考——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论文集(二)[C];2005年

9 刘德中;;西柏坡时期毛泽东的“革命”思想[A];继承·创新·发展——西柏坡精神研究文集[C];2007年

10 李慎明;;毛泽东关于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战略思想产生的渊源、发展脉络及相关思考——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石川;毛泽东图书热销合肥[N];安徽日报;2003年

2 张巨睿;一个外国学者写毛泽东[N];中国邮政报;2004年

3 ;《毛泽东传(1949-1976)》 《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等出版发行[N];人民日报;2003年

4 曲志红 李术峰;青史如鉴启迪后人[N];人民日报;2003年

5 龚育之;一件历史公案和新的研究起点(三)[N];学习时报;2004年

6 谭彦德;今年书界“毛泽东热”亮点纷呈[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秦杰;《毛泽东自传》网上拍出万元[N];中国商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申晚香 林义成;学习毛泽东读书的精神[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9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陈晋;三读《毛泽东传》[N];北京日报;2010年

10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 陈晋;读《毛泽东传》,读什么?[N];人民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党;领袖权威与制度成长:毛泽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思想与实践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郭凤莲;湖湘文化与毛泽东早年理想人格的形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素立;毛泽东国家安全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钱风华;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宋海儆;对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再认识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勇;毛泽东理论品质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张春荣;毛泽东国情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河北大学;2010年

8 陈汉良;毛泽东社会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毕彩云;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黄保红;毛泽东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静芬;建国后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D];扬州大学;2008年

2 郭瑞;跳出“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对民主执政的探索及实践[D];湘潭大学;2008年

3 王凤恩;西方学者对“文革”时期毛泽东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艳;毛泽东社会管理思想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吴倩;论毛泽东对其大革命时期主要著作的修改[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朱丙娟;毛泽东的民本思想[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李林宝;毛泽东的文化理想与当代文化构建[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8 赵国江;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平等思想与实践[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贺永旦;略论毛泽东实现人民民主的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岳洁;建国初期毛泽东关于执政党治理问题的思考(1949~1956年)[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论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毛泽东的调查研究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10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710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7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