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
发布时间:2017-03-28 19:0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提到:马克思一生中有两个重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就是在其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建立在对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系统考察之上,并逐步得以完善。这一理论不仅全面深入地阐释了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进程、动力、规律以及发展趋势,而且也展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世界历史眼光。 历史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已经跨入到了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各民族都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加入到全球化的洪流之中。而相比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全球化仍然是一个不规范,不成熟的理论,但是二者又有着太多的关联性,甚至在一些学者那里,被当作同一术语来使用。所以,作为行动指南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全球化,而且能指导全球化实践。因此,我们就必须对全球化理论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作进一步地探究和梳理,从而指导全球化实践,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并使理论在实践中得以丰富。 本文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切入点,探讨并理清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来源、时代背景以及形成过程,进而在综合比较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异同的基础上,理性分析我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策略。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立,包括对其思想来源、时代契机以及形成过程这几个方面。首先,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产生是受到前人思想影响的,主要包括维科、康德和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其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各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强大的动力,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最后,就是梳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部分,在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以及什么是全球化之后,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把握二者之间的关联性。 第三部分,着重总结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我国的发展线索,归纳总结出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同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我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例如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这些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思想及实践。 第四部分,分析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启示,主要是针对我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来谈。
【关键词】:马克思 世界历史理论 全球化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7
- 目录7-9
- 绪论9-14
- 一、研究现状9-12
- 二、选题意义与研究方法12-14
- 第一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立14-27
-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渊源14-19
- (一) 维科的世界历史思想14-16
- (二) 康德的世界历史思想16-17
- (三)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17-19
-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时代契机19-21
- (一) 工业革命和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世界性交往日益密切19-20
- (二) 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其世界历史主体意识逐渐觉醒20-21
-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过程21-27
- (一)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萌芽21-22
- (二)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初步形成阶段22-23
- (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成熟阶段23-25
- (四)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运用、深化阶段25-27
- 第二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27-34
-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27-28
- (一)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的界定27-28
- (二)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28
- 二、“全球化”的提出和界定28-30
- (一) “全球化”的提出28-29
- (二) “全球化”的界定29-30
- 三、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理论的比较30-34
- (一) 世界历史与全球化的区别31
- (二) 世界历史与全球化的一致性31-34
- 第三章 我国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34-43
- 一、毛泽东的世界历史思想34-36
- (一)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34-35
- (二) 对资本主义的利用35
- (三) “三个世界”的观点35-36
- 二、邓小平的世界历史思想36-39
- (一) 科学揭示了当前世界的两大主题36-37
- (二) 提出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思想,并应用于实践37-38
- (三) 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8-39
- 三、江泽民的世界历史思想39-40
- (一)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9-40
- (二) “世界多样性”思想40
- 四、胡锦涛的“和谐世界”思想40-41
- (一) “和谐世界”思想的提出及其内涵40-41
- (二) “和谐世界”思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和发展41
- 五、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41-43
- (一) “中国梦”的提出和内涵42
- (二) 中国梦所蕴含的世界历史思想42-43
- 第四章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参与全球化的启示43-48
- 一、正确认识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43-44
- 二、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4-46
- 三、辩证看待资本主义,有效利用资本主义中的积极因素46-47
- 四、明确我国在国际上的角色定位,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47-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致谢52-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生平;;全球化表征与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02期
2 丰子义;;“世界历史”探索与唯物史观研究——从当代全球化的视角看[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詹洪波;;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与全球化的相关问题[J];前沿;2009年13期
4 赵甲明;杨兴业;;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5 何颖;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02期
6 叶险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特性与世界历史理论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发展的一个重要逻辑环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01期
7 张星炜;;90年: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历史轨迹[J];探索;2011年04期
8 严双伍;;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与国际关系的若干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4期
9 赵士发;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基本方法与问题——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一种解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梁树发;从源头上理解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读《德意志意识形态》[J];浙江学刊;200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当代全球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72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