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城乡关系是中国发展战略中最基本的关系。从2004年以来,党和国家接连出台了10个关于农村发展的中央一号文件,其核心思想是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虽然改革开放以及惠农政策的实施使农业、农民和农村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农村发展依旧缓慢、农业生产率依然低下、农民增收仍然十分困难等问题。因此,重新审视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对于指导现阶段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从两个视角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进行了梳理。一是城市发展史的视角。从“筑垒设防”的最初形态到行会城市,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城市和商业城市,城市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城乡博弈中逐渐全面占领社会的统治地位,而乡村的中心地位则逐渐丧失。但这并不代表着城乡关系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随着旧的分工的消除、私有制和阶级的消灭,城乡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也将消除,从而实现城乡融合。二是社会分工的视角。从农业与农村的基础地位,城市和城市化的积极作用,城乡分离、对立的根源和历史必然性以及实现城乡融合设想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四个方面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进行了阐述。 其次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指导下对我国城乡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一是从发展历程上对我国二元结构的城乡关系进行了梳理,并肯定了城乡关系发展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逐年扩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加大、城乡公共品供给存在严重失衡等。二是对我国城乡关系发展失衡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主要是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工农产业差异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能力弱三个方面。 最后,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对我国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启示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告诉我们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城市与乡村的发展是一个协调的整体以及城乡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阶段性特征等。因此,我们应以马恩的城乡关系思想为指导,从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遵循社会分工的发展规律和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三个方面,探索了推进中国城乡关系良性发展的举措。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多是基于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本文从城市产生发展和社会分工的的双重视角进行研究分析,从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遵循社会分工的发展规律以及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三个方面对我国城乡关系良性发展提出建议。这成为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 城乡关系 城乡二元结构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A81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导言11-18
- 1.1 研究的缘起、目的和意义11-13
- 1.1.1 研究的缘起11-12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2-13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3-17
- 1.2.1 国内研究动态13-16
- 1.2.2 国外研究动态16-17
- 1.2.3 研究评述17
- 1.3 研究的内容17
-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7-18
- 1.4.1 研究的创新点17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17-18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18-26
- 2.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变迁思想18-22
- 2.1.1 城市乡村化 近代以前的城乡关系18-19
- 2.1.2 乡村城市化 工业化时期的城乡关系19-22
- 2.1.3 城乡融合 对未来社会城乡关系的展望22
- 2.2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内容22-26
- 2.2.1 农业与农村的基础地位22-23
- 2.2.2 城市和城市化的积极作用23
- 2.2.3 城乡分离和对立的观点23-25
- 2.2.4 实现城乡融合设想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25-26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变迁及现状26-36
- 3.1 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26-30
- 3.1.1 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时期(1956--1978年)26-27
- 3.1.2 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松动的时期(1979--1996年)27-28
- 3.1.3 城乡二元结构再度强化时期1996-2002年)28-29
- 3.1.4 推进城乡一体化时期(2002年至今)29-30
- 3.2 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现状30-36
- 3.2.1 我国城乡发展取得的成就30-31
- 3.2.2 我国城乡发展存在的问题31-36
-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城乡关系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36-41
- 4.1 城乡二元体制壁垒36-38
- 4.1.1 资源配置限制36-37
- 4.1.2 就业限制37
- 4.1.3 教育和社会保障限制37-38
- 4.2 工农产业差异38-39
- 4.2.1 农业自身特征的限制38
- 4.2.2 农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38
- 4.2.3 农村人力资源质量较低38-39
- 4.3 城乡统筹发展的实际能力弱39-41
- 4.3.1 GDP人均占有量小39
- 4.3.2 国家财政用于“三农”的比例小39-40
- 4.3.3 城市和工业发展对农村和农业的反哺能力有限40-41
-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及当代价值41-49
- 5.1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现实启示41-42
- 5.1.1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41
- 5.1.2 城市与乡村是协调发展的整体41
- 5.1.3 城乡关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阶段性特征41-42
- 5.2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当代价值42-49
- 5.2.1 遵循城市的发展规律42-45
- 5.2.2 遵循社会分工的发展规律45-47
- 5.2.3 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47-49
- 结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 作者简介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城乡统筹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3期
2 陈伟东;张大维;;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统筹发展思想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3期
3 于霞;;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的当代价值[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凡丽;赵金元;;统筹城乡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观的新发展[J];大理学院学报;2008年09期
5 王鹏;金丽馥;;当代中国城乡关系:从二元对立走向和谐一体[J];调研世界;2009年02期
6 祝小宁;罗敏;;对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统筹发展理论体系的当代解读[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易文彬;;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与理论阐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徐勇;;中国发展道路:从“以农立国”到“统筹城乡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王亚鹏;;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思想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7期
10 崔越;;马克思、恩格斯城乡融合理论的现实启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邦铭;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33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73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