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公平正义自古以来都是人类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在历史的长河中,自人类文明开始,人们就从没有停止过对于自身权利的探索,探究自己是否获得了公正、公平的待遇。然而,何为公平正义,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公平正义作为一种上层建筑是经济关系的反映,是被生产关系所决定的,同时公平具有阶级性,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公平观念,不能惯用普世价值的理念去辨别是否公平。公平是一个永久并且需要与时俱进的话题,时代变化的同时,公平的标准也在发生改变,无产阶级追求的公平是“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现有的生产力的条件下如何实现社会公平,如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理论,如何健全社会公平的规则体系更是重中之重。本文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历史渊源以及对于当时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的分析,探究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公平思想,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是在吸收并且批判前人的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解读以及系统地梳理和归纳不同学者对公平正义理论的研究成果,概括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观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运用公平正义思想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分析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发展情况,从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观。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的分析,从而了解其当代价值意义所在,并以此为指导解决我国发展实践中的问题,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阐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三个公平,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效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D6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创新点摘要6-9
- 绪论9-12
- 一、写作目的及意义9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一)国内研究现状9-10
- (二)国外研究现状10-11
- 三、研究方法11-12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12-17
- 1.1 古希腊思想家对于公平正义理论的探究12-13
- 1.1.1 柏拉图的公平思想12-13
- 1.1.2 亚里士多德的公平思想13
- 1.1.3 伊壁鸠鲁的公平思想13
- 1.2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对于公平正义理论的探究13-15
- 1.2.1 霍布斯的公平思想14
- 1.2.2 洛克的公平思想14
- 1.2.3 孟德斯鸠的公平思想14-15
- 1.3 马克思恩格斯对德国古典哲学公平正义思想的批判与继承15-17
- 1.3.1 提倡绝对命令的康德的公平正义思想15
- 1.3.2 主张绝对精神的黑格尔的公平正义思想15-16
- 1.3.3 坚持唯物主义的费尔巴哈的公平正义思想16-17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基本内容17-26
- 2.1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萌芽阶段17-21
- 2.1.1 马克思恩格斯对普鲁东公平正义思想的认识与批判17-19
- 2.1.2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的初步思考19-21
- 2.2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主要内容21-23
- 2.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平正义思想的经典阐述21-22
- 2.2.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公平正义实现途径的阐述22-23
- 2.3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目的和意义23-26
- 2.3.1 分析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科学内涵23-24
- 2.3.2 探究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目的和意义24-26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26-34
- 3.1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理论价值26-30
- 3.1.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基础保障26-28
- 3.1.2 完善民主政治体制,从制度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8
- 3.1.3 构建中国特色法治社会,进一步推进公平正义的实现28-30
- 3.2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思想的现实价值30-34
- 3.2.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30-31
- 3.2.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31-32
- 3.2.3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将和谐社会落实到实处32-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8
- 发表文章目录38-39
- 致谢39-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J];党建;2013年03期
2 吴涛;;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努力实现“三个公平”[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3年01期
3 程立显;;霍布斯论社会契约与公平正义[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8期
4 林进平;;马克思对近代自然法正义观的批判——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06期
5 何建华;;公平正义: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胡玻;肖长富;;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J];学习月刊;2007年06期
7 陈红英;;马克思的社会正义思想探析[J];求实;2007年03期
8 张俊山;;对“公平与效率”命题的马克思主义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8期
9 周新城;;论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科学阐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04期
10 王广;;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对蒲鲁东公平正义观的批判[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陆艳;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公平理论及其发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栗琳;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2 李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探要[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3 高瑜励;共产主义道德境界重构[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4 周江洪;《理想国》中的正义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李园园;论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16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1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