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行政伦理是指在追求和实现公共行政价值的过程中,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员所遵循的宗旨、伦理规范及其实现的总和。毛泽东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对中国现代行政伦理研究具有直接而重要的理论价值,对现代行政伦理建设具有积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搜集、分类、整理和提取有效的关键的文献资料,采用文献法和比较法对毛泽东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进行研究。全文共分五部分。 导论部分,重点指出了毛泽东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比较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界定了在研究使用的主要概念的含义。文献综述部分总结了前人在研究他们行政伦理思想的成果和精华,也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和存在的难点,说明了研究中使用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对毛泽东和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形成方面分别从主观方面的理论渊源、客观方面的历史背景进行比较研究,指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及其对他们行政伦理思想的内容的影响。 第二章,重点对毛泽东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的内容进行比较研究,比较和鉴别他们行政伦理的宗旨、规范和建设,,阐明他们行政伦理思想在宗旨方面具有一致性和继承性,规范和建设方面有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章,根据比较研究,阐释邓小平对毛泽东行政伦理思想的继承发展,结合中国国情对深入探求和与时俱进的坚持和发扬他们行政伦理思想宗旨和规范、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要求的运用和创新他们行政伦理建设的方法论意义。 结论部分,简述毛泽东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宗旨、规范和建设具有内在强大的深远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 邓小平 行政伦理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1;A849;D035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7
- 导论7-12
- 1 选题意义7-8
- 2 概念界定8
- 3 研究综述8-9
- 4 创新点和难点9-11
- 5 研究方法11-12
- 第1章 毛泽东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形成之比较12-25
- 1.1 毛泽东和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12-18
- 1.1.1 马克思主义行政伦理思想12-14
- 1.1.2 儒家行政伦理思想14-18
- 1.2 毛泽东和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8-25
- 1.2.1 毛泽东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18-22
- 1.2.2 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22-25
- 第2章 毛泽东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内容之比较25-47
- 2.1 毛泽东和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的相同点25-40
- 2.1.1 行政伦理宗旨的相同点25-27
- 2.1.2 行政伦理规范的相同点27-36
- 2.1.3 行政伦理建设的相同点36-40
- 2.2 毛泽东和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的不同点40-47
- 2.2.1 行政伦理规范的不同点40-43
- 2.2.2 行政伦理建设思想中教育内容的不同点43-44
- 2.2.3 行政伦理建设思想中监督机制的不同点44-47
- 第3章 毛泽东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47-61
- 3.1 邓小平对毛泽东行政伦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47-50
- 3.1.1 邓小平对毛泽东行政伦理思想的继承47-49
- 3.1.2 邓小平对毛泽东行政伦理思想的发展49-50
- 3.2 毛泽东和邓小平行政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50-61
- 3.2.1 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政伦理宗旨50-53
- 3.2.2 推动行政伦理规范的科学发展53-57
- 3.2.3 加强行政伦理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57-61
- 结论61-62
- 参考文献62-64
- 致谢64-6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林;吴天德;;产业结构变动与制度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陆德生;纪荣荣;;江泽民民主宪政思想初探[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3 潘艳红;;论行政垄断的成因、危害及其治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4 侯作前;周鲁耀;王伟;;地方政府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法分析——兼论地方的经济调控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杨善发;;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渊源、流变与当代发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郭继;;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设立模式的立法选择——以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交叉为视角[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吕明;;制度、意识形态与主体建构——对法治“本土资源论”的一种补充[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10 李玉;;惯性与变迁:北洋政府时期的公司股息制度[J];安徽史学;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怀;赵万里;;“制度人”假说[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时红秀;张亦工;;合作定价权:农民如何提高对土地的产权实施能力[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3 王雷;;效率与激励视角下公民财产权与国家征收权的均衡——来自城市房屋征收个案的法与经济学分析[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徐志华;茅丽华;;转型期中国农地产权制度问题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唐清利;;私权与公权界限模糊领域的司法选择[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6 巫文强;;社会主义经济的制度安排与人的全面发展[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7 田钒平;;制度结构研究范式的理论反思与回归[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9 陈健;;现代公民制度成因浅析——兼议政府职能转换[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10 贾海薇;;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政府治理变革的制度创新——基于广东探索的思考[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何敬;审计期望差距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章于芳;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接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5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石欣;海洋环境监测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8 钱玉英;制度建设与中国地方政府决策机制优化[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卫东;大学内部重点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朋良;基于渔民视角的相互制渔业保险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伦莹莹;毛泽东的干部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园园;环境法律政策的执行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单海源;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变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s
本文编号:2956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5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