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公平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21-01-09 20:42
  邓小平公平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之间有着重要的理论继承关系。邓小平的公平思想既是邓小平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的公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代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公平思想是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公平思想的基础上成熟完善起来的。邓小平公平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过程。邓小平公平思想的核心和实质是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公平思想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不仅具有理论导向意义。在实践上,也为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实现社会公平指出了切实可行的实现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和建设发展到一个关键战略时期而提出来的,和谐社会和共同富裕都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组成部分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和深刻内涵可以概括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邓小平公平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邓小平的公平思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提供了理论指导和丰富来源,社会主义和谐...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目前理论界的研究现状
    三、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邓小平公平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节 邓小平公平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源
    第二节 邓小平公平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第二章 邓小平公平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实现社会主义公平的根本保证
    第二节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扩大社会财富总量
    第三节 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坚决反对平均主义
    第四节 允许个人收入的合理拉开差距,对利益差别进行合理调节
    第五节 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第六节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从制度上实现和保障社会公平
第三章 邓小平公平思想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的辩证统一性
    第一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内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第三节 邓小平公平思想与和谐社会理论的辩证统一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和发表论文一览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邓小平公平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钟晓雄.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2]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公平分配观[J]. 江宗超.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8(05)
[3]社会主义本质论与构建和谐社会[J]. 贺朝霞.  求实. 2008(05)
[4]从邓小平共同富裕的思想到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构建[J]. 汪晓莺.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8(01)
[5]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问题[J]. 郭建宁.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6]效率、公平与和谐社会[J]. 李双胜.  社会主义研究. 2006(03)
[7]邓小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析[J]. 邓磊.  社会主义研究. 2006(02)
[8]公平正义:邓小平的和谐社会观[J]. 廖艺萍.  理论探索. 2006(01)
[9]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谈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 冯开甫.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05(04)
[10]邓小平的富民思想与社会公平目标[J]. 李红,林奇清.  社会主义研究. 2004(05)



本文编号:2967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2967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7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