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理论实践统一论
发布时间:2021-02-22 09:13
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哲学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传统理论哲学的论域中,要么把实践理解为一种道德践履,从而使二者关系简化为德性的实现问题,要么把实践仅仅理解为日常生活,而把理论置于纯粹逻辑思辨的神圣殿堂,于是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从而消解了这一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实践置于核心地位,完成了由理论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为哲学增加了一个新的范畴予以诠释,也不是仅仅用实践的观点去解释历史的生成,而是把全部的理论旨趣指向改变不合理的现存世界,这就使哲学的使命、性质和致思理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不再是“书斋”里苦思冥想的产物,而是来源于改变世界的实践并服务于这种实践。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地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如何理解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的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而言是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在他们看来,这些理论和经验都是经过革命实践证明了的颠扑不破的真理,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十月革命经验的教条式运用使中国革命的早期活动遭受了严重挫折。在毛泽东看来,理论与...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
2.1 走出思辨的王国确证思维的此岸性
2.2 拿起实践批判的武器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
第三章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路径
3.1 有的放矢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2 视界融合让理论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
3.3 走出书斋哲学让哲学变成群众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第四章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过程
4.1 实践的现实性与理论的具体化
4.2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中间环节
4.3 建构实践观念的方法论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进路[J]. 孙麾. 哲学研究. 2006(10)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和理论版本[J]. 陈晏清,杨谦. 哲学研究. 2006(02)
[3]《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换[J]. 张琳. 理论学刊. 2006(02)
[4]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J]. 王南湜. 浙江学刊. 2005(06)
[5]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J]. 唐热风. 哲学研究. 2005(05)
[6]重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 徐长福. 教学与研究. 2005(05)
[7]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思考——兼评惟实践主义倾向[J]. 赵家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8]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J]. 王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6)
[9]实践哲学的若干进路及其问题[J]. 徐长福. 天津社会科学. 2002(06)
[10]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J]. 贺来.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5)
本文编号:3045769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
2.1 走出思辨的王国确证思维的此岸性
2.2 拿起实践批判的武器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2.3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
第三章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路径
3.1 有的放矢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2 视界融合让理论根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之中
3.3 走出书斋哲学让哲学变成群众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
第四章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过程
4.1 实践的现实性与理论的具体化
4.2 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中间环节
4.3 建构实践观念的方法论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进路[J]. 孙麾. 哲学研究. 2006(10)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实践版本和理论版本[J]. 陈晏清,杨谦. 哲学研究. 2006(02)
[3]《实践论》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创造性转换[J]. 张琳. 理论学刊. 2006(02)
[4]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J]. 王南湜. 浙江学刊. 2005(06)
[5]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德性与实践智慧[J]. 唐热风. 哲学研究. 2005(05)
[6]重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J]. 徐长福. 教学与研究. 2005(05)
[7]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复杂性思考——兼评惟实践主义倾向[J]. 赵家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8]实践观的变迁与哲学的实践转向[J]. 王南.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6)
[9]实践哲学的若干进路及其问题[J]. 徐长福. 天津社会科学. 2002(06)
[10]马克思哲学与“存在论”范式的转换[J]. 贺来. 中国社会科学. 2002(05)
本文编号:30457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045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