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的社会理论建构与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21-03-29 01:22
  基于丰硕的文本群,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关键词可回溯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感性现实。兼具青年黑格尔学派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双重逻辑的"异化劳动",则呈现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此逻辑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发生了根本转向。马克思逐渐以物质生产为坐标"扬弃"了"异化"概念,并以具体实践为基础考察之前的词汇,从而成就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社会发展阶段学说。对当代而言,马克思社会理论最深刻的价值在于认知方式的根本飞跃。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0,24(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在学术和体系建构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J]. 张文喜.  中国社会科学. 2020(02)
[2]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学术地位与理论贡献[J]. 刘少杰.  中国社会科学. 2019(05)



本文编号:3106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06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