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马克思主义语境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30 20:26
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早已存在,但关于全球化的理论却始终未能走得很远。在研究方法上始终囿于经验层面的诠释上,甚至有相当一批人仍在论证“全球化是否到来?”,“全球化是什么?”这样的问题。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历史现实,它本身只是一段历史的一个较为恰切的符号,就像我们不能追问“中世纪是什么?”一样,我们又怎能在历史的尺度内追问历史呢?任何一个问题都是时代性的,人的精神吁求及其找寻灵魂界限的活动本身都是历史的,绝对的历史或者说真正的历史总是在人的存在界限之外树立自己的界限,因为她还要为人的有限性划界,这种划界的能力就是它能将人沉沦于自身的根据。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历史地解读,于是我宁愿将全球化看作人类历史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上其作为整体可以为每一个具体问题的说明提供某种解释和规范。但若对这一整体以部分事实的追问方式来诘难,这无异于理性自身强行为对象划界。只有一种恰当的追问方式才算正确开始了对问题本身的解答。我宁愿说,存在本身不是解答,而是提问。正是因了这种幽暗的背景,我才决定对全球化问题重新解读,摈弃各种误区,用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来体认全球化时代,洞察历史,从而为人的存在寻找一种更合理的位置。另...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全球化的哲学诠释
(一) 全球化的界定
(二) 全球化的逻辑起点
(三) 全球化的主体
二、 全球化与人类历史
(一) 全球化——人类历史生成方式的自觉演绎
(二) 全球化——人类发展历史的自我认同
(三) 全球化——人类历史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历史前提
三、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一) 国家无能的神话
(二) 国家合法性危机
(三) 国家历史的终结还有多远?
四、 全球化与市民社会
(一) 全球化——一种黑格尔主义的彻底失败
(二) 全球化与市民社会的自觉
(三) 市民社会的“僭越”——世界社会的崛起
五、 全球化与人的发展
(一) 全球化——“我”的重新理解
(二) 全球化的高潮——人的普遍本质的达成
(三) 全球化的终结——自由人联合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意义的放大[J]. 康健. 理论与改革. 2001(01)
[2]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J]. 高清海. 学术月刊. 1996(02)
本文编号:3110101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全球化的哲学诠释
(一) 全球化的界定
(二) 全球化的逻辑起点
(三) 全球化的主体
二、 全球化与人类历史
(一) 全球化——人类历史生成方式的自觉演绎
(二) 全球化——人类发展历史的自我认同
(三) 全球化——人类历史向共产主义发展的历史前提
三、 全球化与民族国家
(一) 国家无能的神话
(二) 国家合法性危机
(三) 国家历史的终结还有多远?
四、 全球化与市民社会
(一) 全球化——一种黑格尔主义的彻底失败
(二) 全球化与市民社会的自觉
(三) 市民社会的“僭越”——世界社会的崛起
五、 全球化与人的发展
(一) 全球化——“我”的重新理解
(二) 全球化的高潮——人的普遍本质的达成
(三) 全球化的终结——自由人联合体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全球化背景下社会意义的放大[J]. 康健. 理论与改革. 2001(01)
[2]人的未来与哲学未来——“类哲学”引论[J]. 高清海. 学术月刊. 1996(02)
本文编号:3110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10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