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1-04-01 20:08
国家机关在国家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起着枢纽核心的作用。列宁关于建设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列宁以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家学说为理论基础,吸收并借鉴了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如普列汉诺夫、罗莎·卢森堡等的有关思想,提出了一系列适合俄国当时国情的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我国国家机关及其管理体制的改革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来源,重点研究了十月革命时期列宁建设国家的思想以及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改革国家机关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精简国家机关,节约财政开支;理顺党政关系,提高政府效能;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改善监察机关,推进监督法制化;清除官僚主义者,提高政府工作质量。文章对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的思想进行了高度的概括,认为其思想具有民主化和公开性、人民性、长期性和曲折性的特征。最后,文章运用列宁的这一思想剖析了我国当前国家机关建设及其管理体制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理由或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学说
(二) 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
二、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国际政治形势
(二) 苏维埃政权建立前夕国内的政治形势
第二章 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十月革命时期国家机关的建设
(一) 十月革命前列宁建设国家机关的探索
(二) 十月革命后列宁建设苏维埃国家机关的思想
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
(一) 精简国家机关,节约财政开支
(二) 理顺党政关系,提高政府效能
(三)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
(四) 改善监察机关,推进监督法制化
(五) 清除官僚主义者,提高政府工作质量
第三章 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思想的实践
一、以民主化和公开性为主要原则进行国家机关建设
(一) 公开选举和任用一切公职人员
(二) 实行公职人员报告制
(三) 公开举行党和苏维埃机关的会议
(四) 国家重大问题经人民公开讨论
二、以人民性为出发点推进国家机关建设
(一) 联合和团结广大工农群众是苏维埃政权机关的内在要求
(二) 让工农群众拥有罢免权是苏维埃的真正人民性之所在
(三) "社会公仆"是建设和改革苏维埃国家机关的价值规范
三、以巨大的勇气进行长期的国家机关改革
(一) 苏维埃国家机关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 苏维埃国家机关改革充满了曲折性
第四章 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规范党政关系,加强权力监督
(一) 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 明确划分党政职权
(三) 实现党政关系法制化
二、推行政务公开,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 政务公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二) 政务公开原则必须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从文化着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一) 提高干部队伍的知识素质
(二) 加强干部的教育和培训
四、转变行政观念,建设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
(一) 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
(二) 树立政府及其公务员的公仆意识
(三) 塑造"权为民所用"的服务理念
五、加大反腐力度,建立廉洁、高效的权利系统
(一) 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二) 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皇制度的崩溃与列宁的选择[J]. 赵士国. 历史研究. 2007(05)
[2]列宁关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最初构想及其在实践中的演变[J]. 赵宏. 科学社会主义. 2007(04)
[3]马克思国家观的三大理论创新[J]. 刘军. 河北学刊. 2006(06)
[4]列宁关于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尝试[J]. 王进芬. 求实. 2006(06)
[5]列宁与苏维埃民主的最初形态[J]. 蒲国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3(05)
[6]列宁的政府职能理论及其启示[J]. 李大林. 理论探讨. 2003(04)
[7]深入发掘列宁关于机关改革的思想[J]. 俞良早. 社会科学研究. 2002(05)
[8]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 刘熙瑞. 中国行政管理. 2002(07)
[9]列宁晚年对国家机关改革的理论探索[J]. 李志勇,万芬.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1(03)
[10]革命导师关于建设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思想[J]. 夏海. 政治学研究. 2001(01)
本文编号:3113901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理由或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本题目的创新之处和可预期的创造性成果
第一章 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思想的历史背景
一、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学说
(二) 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
二、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苏维埃政权建立的国际政治形势
(二) 苏维埃政权建立前夕国内的政治形势
第二章 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十月革命时期国家机关的建设
(一) 十月革命前列宁建设国家机关的探索
(二) 十月革命后列宁建设苏维埃国家机关的思想
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改革国家机关的思想
(一) 精简国家机关,节约财政开支
(二) 理顺党政关系,提高政府效能
(三)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
(四) 改善监察机关,推进监督法制化
(五) 清除官僚主义者,提高政府工作质量
第三章 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思想的实践
一、以民主化和公开性为主要原则进行国家机关建设
(一) 公开选举和任用一切公职人员
(二) 实行公职人员报告制
(三) 公开举行党和苏维埃机关的会议
(四) 国家重大问题经人民公开讨论
二、以人民性为出发点推进国家机关建设
(一) 联合和团结广大工农群众是苏维埃政权机关的内在要求
(二) 让工农群众拥有罢免权是苏维埃的真正人民性之所在
(三) "社会公仆"是建设和改革苏维埃国家机关的价值规范
三、以巨大的勇气进行长期的国家机关改革
(一) 苏维埃国家机关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 苏维埃国家机关改革充满了曲折性
第四章 列宁建设和改革国家机关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规范党政关系,加强权力监督
(一) 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二) 明确划分党政职权
(三) 实现党政关系法制化
二、推行政务公开,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
(一) 政务公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二) 政务公开原则必须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三、从文化着手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一) 提高干部队伍的知识素质
(二) 加强干部的教育和培训
四、转变行政观念,建设以民为本的服务型政府
(一) 坚持"以民为本"的原则
(二) 树立政府及其公务员的公仆意识
(三) 塑造"权为民所用"的服务理念
五、加大反腐力度,建立廉洁、高效的权利系统
(一) 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
(二) 加强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沙皇制度的崩溃与列宁的选择[J]. 赵士国. 历史研究. 2007(05)
[2]列宁关于苏维埃政权建设的最初构想及其在实践中的演变[J]. 赵宏. 科学社会主义. 2007(04)
[3]马克思国家观的三大理论创新[J]. 刘军. 河北学刊. 2006(06)
[4]列宁关于民主执政的探索与尝试[J]. 王进芬. 求实. 2006(06)
[5]列宁与苏维埃民主的最初形态[J]. 蒲国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3(05)
[6]列宁的政府职能理论及其启示[J]. 李大林. 理论探讨. 2003(04)
[7]深入发掘列宁关于机关改革的思想[J]. 俞良早. 社会科学研究. 2002(05)
[8]服务型政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选择[J]. 刘熙瑞. 中国行政管理. 2002(07)
[9]列宁晚年对国家机关改革的理论探索[J]. 李志勇,万芬.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2001(03)
[10]革命导师关于建设和改革社会主义国家机关的思想[J]. 夏海. 政治学研究. 2001(01)
本文编号:3113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1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