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恩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即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的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7 23:49
  本文力图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的考察和阐述,以澄清和消除这一思想研究中的某些误解和曲解,从而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掌握这一思想。马克思、思格斯的“跨越”思想经历了一个形成和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包括跨越的主体、起止阶段、条件、步骤等丰富内容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跨越”思想的真正涵义是东方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步骤,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从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20多年来,学术界在这一思想的研究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一是对“跨越”思想内涵的误解;二是对“跨越”思想适用性的片面夸大;三是完全否认“跨越”思想的存在。事实上跨越的主体是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内的整个社会形态;跨越的起止阶段指包括资本主义发达阶段在内的整个资本主义阶段。“跨越”思想仅仅是一个率先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设想,现实的社会主义与“跨越”思想无关,因此,我们既不能用现实社会主义去注解马恩的“跨越”思想,也不能因为马克思没有用“跨越”二字而否认马克思这一思想的存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创新性,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马恩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解读
    第一节 “跨越”思想的形成和完善
        一、“跨越”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跨越”思想的初步形成
        三、恩格斯晚年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完善—论证了跨越的先决条件,并认为俄国失去了跨越卡夫丁峡谷的最佳时机
    第二节 “跨越”思想的内容
        一、反映“跨越”思想的主要著作和论述
        二、“跨越”思想的内容
第二章 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中的误区之一—对“跨越”思想的内涵的误解
    第一节 “跨越”的主体是整个社会形态
        一、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是可以跨越的
        二、在“跨越”思想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有许多关于跨越生产力的论述
    第二节 “跨越”的起止阶段是整个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
        一、从马克思、恩格斯论及的有可能跨越的国家看,指跨越整个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
        二、从查苏利奇向马克思请教的信的内容来看,指跨越整个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阶段
        三、从跨越的终止点—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来看,指跨越整个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
        四、从马克思、恩格斯毕生的理论贡献来看,指跨越整个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
第三章 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中的误区之二—片面夸大“跨越”思想的适用性
    第一节 “跨越”的思想仅仅是一个率先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设想,具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一、从整个人类社会来看,由于生产力的历史继承性,整个人类社会不可能避免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发展阶段
        二、“跨越”思想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节 现实社会主义与“跨越”思想无关,不能用当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注解“跨越”思想
        一、俄国和中国等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取得胜利的
        二、俄国和中国等成功走上社会主义时“跨越”思想的实现条件并不存在
        三、俄国和中国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顺序和步骤与“跨越”思想规定的革命顺序和步骤毫不相同
        四、现实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不同,是一种不同形态的社会主义
第四章 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研究中的误区之三—认为马克思根本没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即没有“跨越”思想
    第一节 “不通过”和“跨越”的含义相同,确认马克思提出了“不通过”的思想意味着肯定他提出了“跨越”的思想
        一、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论论述看,“不通过”和“跨越”的含义相同
        二、从马克思这一思想形成的背景看,“不通过”和“跨越”的含义相同
        三、从“不通过”和“绕开”的词义辨析看,“不通过”就是“跨越”的意思
    第二节 不能把“跨越”思想仅看作是“思想酝酿”,而应看作是马克思的“正式主张”
        一、从“跨越”思想的酝酿和成熟过程看,“跨越”思想是一个正式主张
        二、从马克思的正式复信和三封复信草稿的联系看,“跨越”思想是一个正式主张
        三、从正式复信没有详细论证“跨越”思想的原因看,“跨越”思想是一个正式主张
        四、正式复信第三稿标志着“跨越”思想的成熟,表明“跨越”思想是一个正式主张
    第三节 “跨越”理论具有思想上的创新性和独立性
        一、马克思晚年社会发展理论研究视角的确发生了转换
        二、“跨越”思想提出了一个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发展道路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全面探讨了东方社会发展问题,为后来者继续探讨奠定了基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20年研究述评[J]. 孙来斌.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4(02)
[2]关于所谓“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的真相[J]. 张光明.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3(01)
[3]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体系发展的三个阶段[J]. 俞良早.  东南学术. 2003(01)
[4]对“马克思提出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辨疑[J]. 张明军.  甘肃社会科学. 2000(01)
[5]对“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商榷意见[J]. 赵家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01)
[6]“跨越”卡夫丁峡谷,还是“不通过”卡夫丁峡谷?——关于当代社会主义若干问题的反思[J]. 陈文通.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1996(04)
[7]请不要误解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辨析[J]. 许全兴.  理论前沿. 1996(18)
[8]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世纪性难题[J]. 徐崇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6(03)
[9]对我国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的再思考[J]. 段忠桥.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96(01)
[10]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哲学思考[J]. 荣剑.  哲学研究. 1987(11)



本文编号:3144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44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2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