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阐释
发布时间:2021-04-19 10:08
本文从生存论出发,对总体性思想进行了重新理解,并以此为基础,对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意蕴进行了深入梳理和阐释,以彰显其时代意义和价值。本文认为,生存论是理解和阐释西方理想主义传统中总体性思想的重要维度,总体性本质上就是人的生存的总体性,总体性在生存论上意味着人类生存的自我分裂的克服,意味着人的生成和回归。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无论在生存论前提,对现实人的生存境遇的关切,还是解放旨趣中,都具有着鲜明和深刻的生存论意蕴。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阐释不仅有助于拓展和深化总体性问题的研究和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而且有助于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理论资源。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生存论:理解总体性的重要维度
第一节 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中总体性问题的提出
一、亚里士多德:实体总体性
二、黑格尔的概念总体性
第二节 总体性:人之存在的辩证法
第三节 生存论:理解总体性不可或缺的维度
一、生存论释义
二、生存论意义上的总体性
三、从生存论角度解读总体性的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独特内涵
一、现实的人——马克思总体性问题的出发点
二、实践——总体性人的实现方式
三、总体的人——马克思哲学的终极关怀
第二节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理论旨趣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中的总体性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意蕴
第一节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前提:关于人的本质的设定
第二节 关于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对象化活动和对象的丧失
第三节 总体性的实践和人类解放——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旨归
第四章 从生存论角度解读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解读有助于拓展和深化总体性问题的研究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总体性问题的认识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的限度
三、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解读突出了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基础和关切
第二节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解读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
第三节 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资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总体性方法及其学科建设意义[J]. 张云飞. 教学与研究. 2008(07)
[2]从总体性到总体化——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逻辑探析[J]. 张桂枝.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3]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及其当代意义[J]. 郑祥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总体性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田启波,邢立军. 湖北社会科学. 2006(12)
[5]渴望总体性[J]. 陈学明,孙云龙. 哲学研究. 2005(10)
[6]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困境反思——“总体性”概念的历史考辨[J]. 李金辉. 学术交流. 2005(02)
[7]后现代语境与马克思哲学总体性概念的再思考[J]. 仰海峰. 现代哲学. 2004(04)
[8]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J]. 衣俊卿. 江海学刊. 2002(04)
[9]反思批判与价值彰显——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及其价值向度[J]. 杨乐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03)
[10]总体性方法与现代社会发展观[J]. 李建群,杨晓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硕士论文
[1]总体性方法与“总体的人”的历史性生成[D]. 殷培凤.黑龙江大学 2007
[2]哲学的总体性关怀[D]. 王秀芬.黑龙江大学 2005
[3]马克思哲学观的生存论意蕴[D]. 王福敏.黑龙江大学 2004
[4]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 张彭松.黑龙江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47349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生存论:理解总体性的重要维度
第一节 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中总体性问题的提出
一、亚里士多德:实体总体性
二、黑格尔的概念总体性
第二节 总体性:人之存在的辩证法
第三节 生存论:理解总体性不可或缺的维度
一、生存论释义
二、生存论意义上的总体性
三、从生存论角度解读总体性的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的总体性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独特内涵
一、现实的人——马克思总体性问题的出发点
二、实践——总体性人的实现方式
三、总体的人——马克思哲学的终极关怀
第二节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理论旨趣
第三节 马克思哲学中的总体性思想
第三章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意蕴
第一节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前提:关于人的本质的设定
第二节 关于人的现实生存境遇:对象化活动和对象的丧失
第三节 总体性的实践和人类解放——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旨归
第四章 从生存论角度解读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解读有助于拓展和深化总体性问题的研究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关于总体性问题的认识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的限度
三、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解读突出了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基础和关切
第二节 马克思总体性思想的生存论解读有助于深化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
第三节 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理论资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总体性方法及其学科建设意义[J]. 张云飞. 教学与研究. 2008(07)
[2]从总体性到总体化——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逻辑探析[J]. 张桂枝.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1)
[3]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及其当代意义[J]. 郑祥福.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6)
[4]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总体性思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田启波,邢立军. 湖北社会科学. 2006(12)
[5]渴望总体性[J]. 陈学明,孙云龙. 哲学研究. 2005(10)
[6]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困境反思——“总体性”概念的历史考辨[J]. 李金辉. 学术交流. 2005(02)
[7]后现代语境与马克思哲学总体性概念的再思考[J]. 仰海峰. 现代哲学. 2004(04)
[8]人之存在与哲学本体论范式——兼论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意蕴[J]. 衣俊卿. 江海学刊. 2002(04)
[9]反思批判与价值彰显——卢卡奇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主题及其价值向度[J]. 杨乐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03)
[10]总体性方法与现代社会发展观[J]. 李建群,杨晓英.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硕士论文
[1]总体性方法与“总体的人”的历史性生成[D]. 殷培凤.黑龙江大学 2007
[2]哲学的总体性关怀[D]. 王秀芬.黑龙江大学 2005
[3]马克思哲学观的生存论意蕴[D]. 王福敏.黑龙江大学 2004
[4]总体性与历史的终极关切——对青年卢卡奇总体性范畴的反思[D]. 张彭松.黑龙江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147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47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