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阐释

发布时间:2021-04-19 08:53
  社会和谐是几千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本文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哲学基础、现实根据入手探讨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必然性与可能性。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应对各种挑战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规律和辩证唯物主义矛盾论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逐步推进。文章最后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项伟大的系统工程,我们要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实践的效果,逐步建立起科学的社会和谐的评价体系。同时要突破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对和谐社会的研究局限,形成多学科齐头并进的态势。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论文选题的理由和意义
    三、学术界研究状况
    四、写作思路
第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渊源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第二节 西方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第二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根据和哲学基础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根据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论基础
第三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及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途径
    第二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的原则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路径探析[J]. 李春梅.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2]构建和谐社会的司法保障[J]. 张云玲.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9)
[3]从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视野审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J]. 关朝斯.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03)
[4]制度公正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宋增伟,王默忠.  理论探讨. 2008(05)
[5]矛盾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J]. 崔进.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04)
[6]发展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考[J]. 梅岩.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7]和谐社会研究现状及趋势[J]. 覃明兴,于瑮.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8]建立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J]. 黄运清.  科技资讯. 2007(18)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J]. 石磊,苏明.  北京社会科学. 2007(03)
[10]和谐社会理论:马克思主义矛盾论的运用与发展[J]. 赵玉红.  理论前沿. 2007(12)



本文编号:3147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47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5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