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1 20:50
人的现代化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崭新课题。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高度关注人的现代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战略构想。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人学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思想结晶,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指南。论文共分为绪论、正文、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就本课题的学术基础、学术规范作简要阐述: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分析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形成,分别从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形成的现实依据、以及形成发展的过程等三方面论述。第二章主要是归纳概括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分别从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人的现代化的目标模式,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以及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特征四个方面对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第三章论述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上的历史地位。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基础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学术规范
1.2.1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1.2.2 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着人的现代化思想
2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形成
2.1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思想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2.1.2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哲学基础
2.2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2.1 “文革”十年对人的摧残和迫害
2.2.2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2.3 新时期推进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差距
2.3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3.1 邓小平对人的现代化问题的初步认识
2.3.2 邓小平人的现代思想的形成
2.3.3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3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人的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
3.1.1 强调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
3.1.2 阐述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关系
3.2 人的现代化的目标模式
3.2.1 提高人的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的总目标
3.2.2 培养“四有”新人是人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
3.2.3 实现领导干部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重要目标
3.3 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3.3.1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3.3.2 追求人的物质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3.3.3 培养人的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3.3.4 开展“三个面向”的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4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4.1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4.1.1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 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4.1.3 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理论中人的现代化的历史地位
4.2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4.2.1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理论基础
4.2.2 指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贡献[J]. 于晓雷. 党政论坛. 2009(02)
[2]人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J]. 水远璇. 教育探索. 2007(01)
[3]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J]. 周建超.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6(03)
[4]论邓小平新时期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J]. 刘国胜.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01)
[5]人的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指南——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贡献[J]. 臧素珍,杨晋苏.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6]论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J]. 贺良林,朱建峰. 宜宾学院学报. 2005(01)
[7]论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J]. 贺永泰. 青海社会科学. 2004(04)
[8]论人的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J]. 王洪树. 兰州学刊. 2004(03)
[9]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J]. 董一冰. 理论学刊. 2004(03)
[10]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陈和水. 探索. 2003(06)
本文编号:3152468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基础
1.1.1 国内研究现状
1.1.2 国外研究现状
1.2 学术规范
1.2.1 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1.2.2 邓小平理论中蕴涵着人的现代化思想
2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形成
2.1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思想渊源
2.1.1 马克思主义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2.1.2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哲学基础
2.2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2.2.1 “文革”十年对人的摧残和迫害
2.2.2 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2.2.3 新时期推进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现实差距
2.3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2.3.1 邓小平对人的现代化问题的初步认识
2.3.2 邓小平人的现代思想的形成
2.3.3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发展
3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人的现代化在社会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
3.1.1 强调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
3.1.2 阐述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统一关系
3.2 人的现代化的目标模式
3.2.1 提高人的素质是人的现代化的总目标
3.2.2 培养“四有”新人是人的现代化的具体目标
3.2.3 实现领导干部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重要目标
3.3 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
3.3.1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前提
3.3.2 追求人的物质利益,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3.3.3 培养人的民主观念和法制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政治保障
3.3.4 开展“三个面向”的教育,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4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
4.1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历史地位
4.1.1 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1.2 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4.1.3 确立了中国现代化理论中人的现代化的历史地位
4.2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当代价值
4.2.1 中国共产党“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理论基础
4.2.2 指引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贡献[J]. 于晓雷. 党政论坛. 2009(02)
[2]人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因素——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J]. 水远璇. 教育探索. 2007(01)
[3]中共三代领导核心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J]. 周建超.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6(03)
[4]论邓小平新时期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J]. 刘国胜.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01)
[5]人的现代化建设的光辉指南——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理论的贡献[J]. 臧素珍,杨晋苏. 伊犁教育学院学报. 2005(01)
[6]论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J]. 贺良林,朱建峰. 宜宾学院学报. 2005(01)
[7]论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J]. 贺永泰. 青海社会科学. 2004(04)
[8]论人的现代化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J]. 王洪树. 兰州学刊. 2004(03)
[9]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J]. 董一冰. 理论学刊. 2004(03)
[10]邓小平关于人的现代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陈和水. 探索. 2003(06)
本文编号:31524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52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