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历史作用的评价及其时代启迪
发布时间:2021-04-21 21:45
20世纪是两种制度并存的世纪。值得人们关注和思考的是,与人类历史上其他的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时代不同,20世纪的两种社会制度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这一现象带给当代人诸多的思想纷争,无论是对已经有几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生命力的诊断,还是对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思考,我们都必须面对这两种制度所书写的文明成就。对“曾经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作用”的资本主义,我们更应正确认识和了解它的历史作用与演变进程,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探析社会主义及其发展趋势,并最终为正确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做好理论铺垫。首先概述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历史作用的方方面面,然后从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历史上的革命作用的评价延伸到对资本主义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历史作用的分析,涉及到资本主义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的历史作用,最后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科学认识,对如何在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中科学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因素进行了论证与总结,并得出了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发展的几条共同规律。写作的主要特点有两个:第一是对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社会(即正在完成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历史作用评价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归纳;第二是通过对资本主...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历史作用的概述
第一节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资产阶级的诞生
第二节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历史作用的评价的横向分析
第三节 资产阶级在“世界中古史”中作用的纵向分析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论述与预测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论述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论述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历史作用的观点
第一节 “乌托邦”批判下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变迁
第二节 用“扬弃”的辩证眼光看待资本主义政治文明
第三节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影响
第四章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文化思潮历史作用的分析
第一节 文艺复兴运动及其深远影响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宗教改革的论述
第三节 政治思想的世俗化运动
第五章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资本主义新变化
第一节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与典型
第二节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作用
第三节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第四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第六章 在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中科学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因素
第一节 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社会的因素”
第二节 创造性地看待“非公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科学认识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发展的共同规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张红梅. 中州学刊. 2007(05)
[2]我们到底需要一场什么样的文艺复兴——与刘军宁先生商榷[J]. 刘旭光. 探索与争鸣. 2007(07)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部分质变——兼与徐崇温先生商榷[J]. 于金富. 经济经纬. 2007(04)
[4]论资本主义与民主的几个关系[J]. 宋惠昌. 科学社会主义. 2007(03)
[5]非公有制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J]. 李戎戎. 经济问题探索. 2007(06)
[6]从生产方式变化角度理解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J]. 于文杰,还星. 学海. 2007(03)
[7]构建和谐世界何以可能?[J]. 张丰清. 社会主义研究. 2007(02)
[8]如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浙江省委统战部课题组. 政策瞭望. 2007(03)
[9]和谐世界理念及其体系构建[J]. 刘国华,李阵. 理论建设. 2006(06)
[10]试析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多数规则及其困境[J]. 林红. 政治学研究. 2006(04)
本文编号:3152547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1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历史作用的概述
第一节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及资产阶级的诞生
第二节 马克思对资产阶级历史作用的评价的横向分析
第三节 资产阶级在“世界中古史”中作用的纵向分析
第二章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的论述与预测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论述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论述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的现实意义
第三章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历史作用的观点
第一节 “乌托邦”批判下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变迁
第二节 用“扬弃”的辩证眼光看待资本主义政治文明
第三节 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现实影响
第四章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文化思潮历史作用的分析
第一节 文艺复兴运动及其深远影响
第二节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宗教改革的论述
第三节 政治思想的世俗化运动
第五章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资本主义新变化
第一节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与典型
第二节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和作用
第三节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
第四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
第六章 在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中科学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因素
第一节 正确理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新社会的因素”
第二节 创造性地看待“非公经济”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 科学认识当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发展的共同规律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张红梅. 中州学刊. 2007(05)
[2]我们到底需要一场什么样的文艺复兴——与刘军宁先生商榷[J]. 刘旭光. 探索与争鸣. 2007(07)
[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部分质变——兼与徐崇温先生商榷[J]. 于金富. 经济经纬. 2007(04)
[4]论资本主义与民主的几个关系[J]. 宋惠昌. 科学社会主义. 2007(03)
[5]非公有制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机遇与挑战[J]. 李戎戎. 经济问题探索. 2007(06)
[6]从生产方式变化角度理解1500年以来的世界历史[J]. 于文杰,还星. 学海. 2007(03)
[7]构建和谐世界何以可能?[J]. 张丰清. 社会主义研究. 2007(02)
[8]如何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 浙江省委统战部课题组. 政策瞭望. 2007(03)
[9]和谐世界理念及其体系构建[J]. 刘国华,李阵. 理论建设. 2006(06)
[10]试析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多数规则及其困境[J]. 林红. 政治学研究. 2006(04)
本文编号:3152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15254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