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21-06-08 17:53
  劳动的解放是人的解放的一个重要维度,它与人的解放有着内在一致性。而学术界对人的解放论述的很多,对劳动的解放论述的却很少。本文试图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作一系统的分析,以便为更好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质和指导现实,做出一点贡献。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研究的现状和选题原因。当前学者对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研究很少,也缺乏系统性,被人的解放理论所掩盖。本文试图凸出劳动解放的地位和作用。第二部分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历史形成。阐述了马克思对劳动认识的不断深化,从异化劳动理论地提出到劳动与实践概念的融合,从消灭异化劳动实现劳动的解放到共产主义的创立使劳动本身成为人生活的第一需要。第三部分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主要内容。阐述了劳动解放的内涵、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劳动解放的途径。劳动解放包括自然和社会两个层面的解放。在自然层面上就是要发展生产力,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的发展上。社会层面的解放就是指消灭分工和私有制。自然层面的解放与社会层面的解放是相辅相成的。第四部分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当代意义。主要有四点:一是非人道主义的人道精神。马克思主义不是不是人道...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历史形成
    (一) 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场
    (二) 劳动与实践概念的融合
    (三) 劳动解放理论的诞生
二、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劳动解放的内涵
    (二) 劳动解放与人的解放的关系
    (三) 劳动解放的途径
        1. 劳动自然层面的解放——劳动工具的发展
        2. 劳动社会层面的解放——消灭私有制、消灭分工
三、马克思劳动解放理论的当代意义
    (一) 非人道主义的人道精神
    (二) 劳动解放主体的提升
    (三) 我国参与全球化的重要理据
    (四) 劳动解放:一个理想与现实相统一的统一历史过程
四、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经济全球化发展[J]. 郑志发.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4)
[2]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看人的全面发展[J]. 刘笑菊,周国峰.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7(05)
[3]人类私有制社会的历史辩证思考[J]. 孔文钊.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7(04)
[4]从“消灭”到“发展”:私有制理论的突破与创新[J]. 曹霞.  当代经济研究. 2007(04)
[5]人道主义·形而上学·社会存在[J]. 张传开,余在海.  哲学动态. 2007(03)
[6]政治解放、社会解放和劳动解放——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再探析[J]. 刘同舫.  哲学研究. 2007(03)
[7]劳动解放: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的基本理据[J]. 关锋.  社会科学. 2007(02)
[8]论分工与人的全面发展[J]. 许崇正.  学术月刊. 2006(10)
[9]人学公式的误读及其后果——劳动人道主义概观[J]. 宫敬才.  学习与探索. 2006(03)
[10]分工的实质及其社会作用[J]. 赵家祥.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6(03)



本文编号:32189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189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7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