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3 18:44
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不断爆发,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严重威胁。这引起了社会各界对现存生产方式的反思,也促使世界各国政府开始寻求一种平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新的发展方式。此时,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面对严峻的国内外生态环境问题,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构建绿色生态体系,走绿色发展道路。要求全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本文以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为出发点,从对绿色发展思想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入手,依据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之处,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历史演进过程,以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演进规律及其科学内涵,为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的绿色发展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从产生背景、产生过程和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苏联作为列宁领导建立苏维埃政权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充分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产生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生态危机的不断爆发
二、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自然观
二、生态环境危机的解决思路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的特点
一、批判性
二、实践性
三、人民性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发展
第一节 列宁对绿色发展思想的认识探索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观
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思想
三、生态科技思想
四、环保制度建设思想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对绿色发展思想的朴素认识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自然观
二、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思想
三、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环保思想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绿色发展思想的深化认识
一、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
二、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三、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成熟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成熟的时代条件
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二、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经济思想
二、“环境就是民生”的民生思想
三、“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环保思想
四、“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的国土空间安全思想
五、“四梁八柱”的生态文明制度思想
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思想
第三节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特点
一、公平性
二、战略性
三、全面性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演进规律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演进规律
一、始终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发展主线
二、始终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要任务
三、始终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发展目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一、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理论指导
三、为世界各国转变发展模式提供实践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绿色发展[J]. 张晓惠. 理论视野. 2018(10)
[2]绿色发展思想的演进轨迹[J]. 苏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创新[J]. 何爱平,安梦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4]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演进[J]. 魏聚刚.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24)
[5]论绿色发展观的理论渊源[J]. 刘海霞,胡晓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3)
[6]绿色发展的起源、概念和评价[J]. 辛春林,张婷婷,李梦柔. 化工管理. 2018(13)
[7]绿色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及方法论应用[J]. 王连芳. 临沂大学学报. 2018(02)
[8]绿色发展研究述评[J]. 秦小丽,刘益平. 社会科学家. 2018(04)
[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观研究[J]. 张涛.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01)
[10]浅析中国绿色发展观[J]. 李珍. 学理论. 2017(1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D]. 陆波.苏州大学 2017
[2]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白瑞.东北大学 2015
[3]当代中国绿色发展观研究[D]. 王永芹.武汉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当代建构[D]. 潘喜莲.喀什大学 2018
[2]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杜凡.华中科技大学 2015
[3]论绿色发展观[D]. 付晗宁.东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45465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相关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重难点
二、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产生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生态危机的不断爆发
二、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自然观
二、生态环境危机的解决思路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绿色发展思想的特点
一、批判性
二、实践性
三、人民性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发展
第一节 列宁对绿色发展思想的认识探索
一、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观
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思想
三、生态科技思想
四、环保制度建设思想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人对绿色发展思想的朴素认识
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自然观
二、综合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思想
三、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环保思想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绿色发展思想的深化认识
一、邓小平的协调发展思想
二、江泽民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三、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成熟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成熟的时代条件
一、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现实背景
二、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经济思想
二、“环境就是民生”的民生思想
三、“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的环保思想
四、“生态保护红线全国‘一张图’”的国土空间安全思想
五、“四梁八柱”的生态文明制度思想
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思想
第三节 习近平绿色发展思想的特点
一、公平性
二、战略性
三、全面性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演进规律和当代价值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演进规律
一、始终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发展主线
二、始终以解决社会问题为主要任务
三、始终以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发展目的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一、丰富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理论指导
三、为世界各国转变发展模式提供实践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绿色发展[J]. 张晓惠. 理论视野. 2018(10)
[2]绿色发展思想的演进轨迹[J]. 苏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8(05)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理论创新[J]. 何爱平,安梦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4]从毛泽东到习近平:绿色发展理念的演进[J]. 魏聚刚.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24)
[5]论绿色发展观的理论渊源[J]. 刘海霞,胡晓燕.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3)
[6]绿色发展的起源、概念和评价[J]. 辛春林,张婷婷,李梦柔. 化工管理. 2018(13)
[7]绿色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及方法论应用[J]. 王连芳. 临沂大学学报. 2018(02)
[8]绿色发展研究述评[J]. 秦小丽,刘益平. 社会科学家. 2018(04)
[9]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观研究[J]. 张涛.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8(01)
[10]浅析中国绿色发展观[J]. 李珍. 学理论. 2017(1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研究[D]. 陆波.苏州大学 2017
[2]中国共产党绿色发展思想及其实践研究[D]. 白瑞.东北大学 2015
[3]当代中国绿色发展观研究[D]. 王永芹.武汉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当代建构[D]. 潘喜莲.喀什大学 2018
[2]列宁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 杜凡.华中科技大学 2015
[3]论绿色发展观[D]. 付晗宁.东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45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245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