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个性观新探
发布时间:2021-07-26 12:48
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研究马克思个性观的动态发展过程及其丰富的理论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马克思个性观的当代意义。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个性观的历史发展,它经历了三个阶段:1、唯心主义个性观阶段(1839年《博士论文》至1844年初《德法年鉴》);2、新唯物主义个性观的创立阶段(1844年初至1848年《共产党宣言》);3、个性观的丰富和发展阶段(1848年至1883年)。第二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个性观的理论内容,它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1、个性是现实个人的个性;2、物质生产实践是个性的物化和肯定;3、私有制否定个性;4、从偶然的个人到有个性的个人;5、共产主义是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6、个性发展的三大形态。第三部分,探讨乌克思个性观的当代意义。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言
一、 马克思个性观的历史发展
(一) 唯心主义个性观阶段(1839—1843)
(二) 新唯物主义个性观的创立(1843—1848)
(三) 马克思个性观的丰富和发展(1848—1883)
二、 马克思个性观的理论内容
(一) 个性是现实个人的个性
(二) 物质生产实践是个性的物化和肯定
(三) 私有制否定个性
(四) 从偶然的个人到有个性的个人
(五) 共产主义是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六) 个性发展的三大形态
三、 马克思个性观的当代意义
(一) 马克思个性观与各门具体科学对个性的研究
(二) 马克思个性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303593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2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引言
一、 马克思个性观的历史发展
(一) 唯心主义个性观阶段(1839—1843)
(二) 新唯物主义个性观的创立(1843—1848)
(三) 马克思个性观的丰富和发展(1848—1883)
二、 马克思个性观的理论内容
(一) 个性是现实个人的个性
(二) 物质生产实践是个性的物化和肯定
(三) 私有制否定个性
(四) 从偶然的个人到有个性的个人
(五) 共产主义是个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六) 个性发展的三大形态
三、 马克思个性观的当代意义
(一) 马克思个性观与各门具体科学对个性的研究
(二) 马克思个性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303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30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