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思想的演进

发布时间:2021-09-19 12:05
  人们不从马克思的哲学语言入手去理解马克思哲学是无法真正把握住它的,尽管马克思早期的哲学思想是从德国古典哲学继承而来的,但他真正开始形成自己的思想,是在他感到仅仅从理论上对现实进行批判之无力以后,开始研究以经济关系为主的社会历史关系开始的。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视野,从马克思的哲学语言入手,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三部经典文献做出比较深入的文本解读,以图梳理出这一时期马克思思想在政治经济学、唯物主义历史观、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演进之脉络。论文要点如下:第一、以马克思的经济哲学方法为切入点,对马克思的经济学思想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共产党宣言》之演进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在对社会生产过程的理解上主要是站在人类生活的物质条件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角度来展开的,经济话语仍带有一定的局限性;指明《哲学的贫困》中已有剩余价值理论的萌芽;重新评价了《共产党宣言》的理论地位,从整体上把《共产党宣言》评价为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的同时,分析了它内容中还存在某些没有彻底克服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原理。第二、从马克思哲学发展史的视域入手,理清马克思从《德...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二、 该选题的理论意义
    三、 选题研究现状综述
第1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新的经济学说最初原理的制定到政治经济学变革前的理论高点
    1.1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般性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1.1 专门研究社会的经济基础
        1.1.2 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的经济话语
    1.2 《哲学的贫困》:对蒲鲁东的批判和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萌芽
        1.2.1 在对蒲鲁东的批判中表述自己的经济学思想
        1.2.2 剩余价值理论的萌芽
    1.3 《共产党宣言》:经济理论作为政治理论的支撑
        1.3.1 经济理论变革前的高点
        1.3.2 与其成熟时期的经济学理论存在一定差距
第2章 唯物主义历史观:由制定到透彻鲜明阐述
    2.1 《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初步创立
        2.1.1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初次阐述
        2.1.2 与挥之不去的经验历史主义并存
    2.2 《哲学的贫困》:历史唯物主义主要范畴初步确立
        2.2.1 在批判蒲鲁东唯心主义哲学时将相关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范畴明晰确定
        2.2.2 继续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3 《共产党宣言》:唯物主义历史观更为系统化并得以实际应用
        2.3.1 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新世界观的基础
        2.3.2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
第3章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论证到立足唯物史观而全面宣告
    3.1 《德意志意识形态》:探索性地论证社会主义学说
        3.1.1 揭露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局限
        3.1.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萌芽
    3.2 《哲学的贫困》: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初步形成
        3.2.1 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
        3.2.2 鲜明宣告无产阶级的政治主张
    3.3 《共产党宣言》:全面阐发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3.3.1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证共产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
        3.3.2 明确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道路和主要任务
        3.3.3 言简意赅地阐明了无产阶级建党学说和策略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4015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015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9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