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认同思想与当代中国政治认同
发布时间:2021-09-21 21:38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在改革中取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认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是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项全方位的重大战略性规划。这不仅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全面发展,而且要求有效整合社会急剧转型期出现的多元社会关系,提高公众的政治认同水平,为改革开放提供稳定的政治环境。现代政治认同作为对于政治共同体、政府及其基本制度的认可和支持,以及对政治思想的认同和支持都是一种积极的、理性的政治认同,它是维系现代国家中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与和谐的政治心理基础。因此,有效地增进和提高社会成员的政治认同,对我国公众的政治认同进行深刻的分析,并针对我国公众政治认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路径,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共分四章。第一章概述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主要分析了政治认同的涵义、内容、特征和作用。政治认同是公众的政治心理以及由此产生的政治行为,属于政治文化的研究范畴,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依据一定的政治态度、政治目标确定自己的身...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政治认同的概念
第二节 政治认同的内容
第三节 政治认同的特征与作用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认同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的政治认同思想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政治认同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列宁的"灌输论"思想对马克思政治认同思想的贡献
第三章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众政治认同的状况分析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众政治认同的积极发展
第三节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众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 增强我国公众政治认同的路径
第一节 增强公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
第二节 增强公众对政府权威的认同
第三节 提高公众的政治社会化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402537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政治认同的概念
第二节 政治认同的内容
第三节 政治认同的特征与作用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认同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的政治认同思想
第二节 恩格斯对马克思政治认同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列宁的"灌输论"思想对马克思政治认同思想的贡献
第三章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众政治认同的状况分析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涵义与特征
第二节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众政治认同的积极发展
第三节 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众政治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四章 增强我国公众政治认同的路径
第一节 增强公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
第二节 增强公众对政府权威的认同
第三节 提高公众的政治社会化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本文编号:3402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02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