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07:27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幸福问题的热切关注。在当前这个时代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背景下,幸福问题既是一个在现实生活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个在理论问题上有待解决的认识论的难题。马克思立足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社会实践为现实路径,以人的全面自由地发展为目标,确立了科学的幸福观。马克思幸福观不仅为我们诠释了实现人类幸福的真谛和内涵,更为人类实现幸福指明了根本途径。本文以马克思经典文本为着手点对马克思幸福观进行总结和提炼,通过阅读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从马克思幸福观的概念界定及发展过程着手,梳理总结了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与特征,重点论述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提出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突出马克思幸福观最新发展成果的现实价值。马克思幸福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共同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幸福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马克思主义... 

【文章来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重点解决的问题
        1.5.1 研究方法
        1.5.2 重点解决的问题
    1.6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6.1 创新之处
        1.6.2 不足之处
2.马克思幸福观的概念界定及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幸福观的概念界定
        2.1.1 幸福概念的内涵
        2.1.2 幸福观概念的内涵
        2.1.3 马克思幸福观概念的内涵
    2.2 马克思幸福观的理论渊源
        2.2.1 西方理性主义幸福观
        2.2.2 西方感性主义幸福观
3.马克思幸福观的内容与特征
    3.1 马克思幸福观的提出与发展
        3.1.1 幸福思想的萌芽
        3.1.2 幸福思想的发展过程
        3.1.3 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确立
    3.2 马克思幸福观的主要内容
        3.2.1 人类幸福的根源: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统一
        3.2.2 人类幸福的真实根基:现实生活世界
        3.2.3 人类幸福的核心:社会幸福和个人幸福的统一
        3.2.4 人类幸福获得的保障:人的自由和发展
        3.2.5 人类幸福社会的理想状态:共产主义社会
    3.3 马克思幸福观的特征
        3.3.1 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结合
        3.3.2 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
        3.3.3 虚幻性和真实性的一致
4.马克思幸福观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4.1 毛泽东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4.1.1 “人民群众”是实现幸福的主体
        4.1.2 人民幸福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维度相统一的幸福观
    4.2 邓小平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4.2.1 “人民利益”是党的一切政策选择和执行的根本依据
        4.2.2 “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奋斗目标
    4.3 江泽民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4.3.1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体现出富民幸福观的实现途径
        4.3.2 “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4.4 胡锦涛关于人民幸福的主要观点
        4.4.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
        4.4.2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建设人民幸福社会
5.马克思幸福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
    5.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提出过程
        5.1.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理论来源
        5.1.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形成的现实基础
    5.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深刻内涵
        5.2.1 为谁而奋斗——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民幸福观
        5.2.2 如何去奋斗——以劳动创造为基础的劳动幸福观
    5.3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哲学意蕴
        5.3.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哲学基石:实践观
        5.3.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逻辑起点:人民观
        5.3.3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的本质属性:劳动观
6.马克思幸福观最新理论成果的现实价值
    6.1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为实现幸福生活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6.1.1 树立正确幸福观,在正确幸福观引领中追求幸福
        6.1.2 加强幸福观教育,在强化道德修养中提升幸福
    6.2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为世界各国人民实现幸福提供“中国方案”
        6.2.1 “中国方案”为全球共同应对挑战提供重要样板
        6.2.2 “中国方案”为世界呈现中国价值
    6.3 习近平总书记“奋斗幸福观”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提供实现路径
        6.3.1 推进经济建设,提升人民的物质满足感
        6.3.2 推进政治建设,提升人民的民主满意度
        6.3.3 推进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的精神满足感
        6.3.4 推进社会建设,提升人民的生活满足感
        6.3.5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人民的环境舒适感
7.结语
参考文献
    专著类
    论文期刊类
    外文类
    其他类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J]. 陈文玲,颜少君.  南京社会科学. 2016(05)
[2]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视阈下的中国梦探析[J]. 吴媛媛,李海辉.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1)
[3]马克思主义的幸福观及其中国化何以可能——基于“中国梦”人民幸福内涵的理论渊源及实践价值视角[J]. 王鲁宁,李海青.  理论界. 2014(12)
[4]论马克思的现实幸福观何以可能[J]. 葛宇宁.  广西社会科学. 2013(03)
[5]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J]. 习近平.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3(01)
[6]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当代指导意义探讨——关于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中国化的若干思考[J]. 王鲁宁.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12(04)
[7]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先进性及其时代价值[J]. 陈成志.  世纪桥. 2012(11)
[8]马克思主义幸福观论析[J]. 闵绪国.  高校理论战线. 2010(02)
[9]异化的扬弃:从政治批判到社会批判——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解读[J]. 朱学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3)
[10]论幸福的实现[J]. 孙英.  学习与探索. 2003(03)

博士论文
[1]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D]. 李水石.大连海事大学 2014
[2]马克思幸福思想研究[D]. 万庆.中共中央党校 2013
[3]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 吴冬梅.吉林大学 2012
[4]马克思幸福观的哲学意蕴[D]. 于晓权.吉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对实现“中国梦”的指导意义[D]. 许泉.南华大学 2015
[2]马克思幸福观论析[D]. 刘惠光.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解读[D]. 黄利.北京理工大学 2015
[4]马克思幸福观及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D]. 卢凤华.东南大学 2015
[5]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D]. 王雯.武汉理工大学 2014
[6]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时代内涵及其启示[D]. 刘畅.渤海大学 2014
[7]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张涵婷.江西农业大学 2014
[8]马克思的幸福观及其当代启示[D]. 陈烨.辽宁大学 2014
[9]论马克思主义幸福观[D]. 武颖.北京交通大学 2012
[10]马克思主义幸福观及其实践研究[D]. 卢素果.中南民族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052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052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4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