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与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建设

发布时间:2021-10-07 02:30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中阐释了许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婚姻家庭的观点,但这些观点还比较零星,学界也没有对马克思恩格斯这些关于婚姻家庭的观点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时至今日,马克思恩格斯这些观点对现在家庭研究是否还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将是本论文首先要解决的理论问题。家庭问题是全球问题,也一直是全世界共同研究和关注的课题。目前我国正经历着经济迅速增长和社会结构急剧转型时期,我国农村家庭的经济、政治、科教、文化也遇到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和农村自身人口、地理等因素影响,使我国农村家庭面临着各种问题。学界的研究多侧重于从社会学、心理学、病理学等具体学科研究各种家庭问题。本文将尝试从宏观的视角研究家庭问题,即从家庭建设的角度出发,寻求解决我国农村家庭问题的办法。搞好我国农村家庭建设需要一定的理论指导,本文的切入点就是要以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为我国农村家庭建设导向,并结合我国农村家庭实际,用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指导我国农村家庭建设。本文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全社会对“三农”问题的普遍关注的背景下,结合我国农村家庭发展... 

【文章来源】: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家庭建设研究新特点
    1.4 研究内容和难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难点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
    2.1 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形成背景
    2.2 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涵义
    2.3 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主要内容
        2.3.1 关于婚姻家庭发展历史的观点
        2.3.2 关于婚姻家庭发展历史的观点
        2.3.3 关于婚姻道德的观点
        2.3.4 关于两性平等的观点
        2.3.5 对未来家庭的预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建设相关理论
    3.1 家庭和农村家庭
        3.1.1 家庭涵义及其类型
        3.1.2 我国农村家庭涵义及其特点
    3.2 家庭建设和我国农村家庭建设
        3.2.1 家庭建设涵义
        3.2.2 我国农村家庭建设内涵
        3.2.3 我国农村家庭建设主要内容
    3.3 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对我国农村家庭建设的指导意义
        3.3.1 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3.3.2 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3.3.3 提供研究家庭问题的科学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建设现状分析
    4.1 对我国农村家庭建设状况调研说明
        4.1.1 调研地点与调研方法
        4.1.2 调查问卷设置
        4.1.3 参考数据来源
    4.2 我国农村家庭建设已取得的成就
        4.2.1 科学家庭观念深入农村家庭
        4.2.2 农村家庭经济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4.2.3 农村家庭关系趋于民主
    4.3 我国农村家庭建设存在的问题
        4.3.1 陈腐家庭观念依然存在
        4.3.2 传统家庭美德受冲击
        4.3.3 不完整家庭结构普遍存在
        4.3.4 家庭亲属关系功利化倾向严重
        4.3.5 家庭养老功能和教育功能缺失
    4.4 影响和制约农村家庭建设的因素
        4.4.1 农村家庭土地收益小
        4.4.2 城乡二元发展模式
        4.4.3 我国文化应对机制不完备
        4.4.4 农村文化教育发展水平落后
    4.5 农村家庭建设的必要性
        4.5.1 是解决我国农村家庭问题的内在要求
        4.5.2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4.5.3 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当前我国农村家庭建设对策
    5.1 坚持我国农村家庭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1.1 以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为导向
        5.1.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5.1.3 以继承和弘扬我国传统家庭美德为基础
    5.2 以马克思恩格斯婚姻家庭观为指导的我国农村家庭建设途径
        5.2.1 树立新型的农村家庭建设观念
        5.2.2 加强我国农村家庭道德建设
        5.2.3 推动农村家庭功能的现代化转向
        5.2.4 探索正确处理家庭关系的原则和艺术
        5.2.5 贯彻和落实我国政府倡导的家庭建设模式
        5.2.6 加大媒体对农村模范家庭示范性宣传
        5.2.7 坚持和扩大各项惠农政策
        5.2.8 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5.2.9 加强和完善我国农村婚姻家庭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
    5.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家庭养老方式的资源危机[J]. 唐灿,马春华,石金群.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8(11)
[2]论恩格斯的婚姻家庭观——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有感[J]. 孙姝.  法制与社会. 2008(20)
[3]我国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石宏伟,朱研.  农业经济. 2008(07)
[4]劳动力迁移对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分工的影响[J]. 宋璐,李树茁.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5]新农村建设视角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及衍生的家庭问题[J]. 孙慧阳.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8(02)
[6]农村劳动力转移后“空巢村”的隐忧与治理[J]. 彭迈.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8(04)
[7]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述评[J]. 朱海忠.  妇女研究论丛. 2008(01)
[8]国家政策、农民与农村贫困——一个“结构化理论”的视角[J]. 郇建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9]传统孝文化的合理内核与构建和谐社会[J]. 潘亚绒.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6(05)
[10]转型期中国农村家庭功能弱化与农村基层党建创新[J]. 王冠中.  探索. 2006(05)



本文编号:3421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21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c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