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体制下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7 04:00
在新世纪的起点,中国共产党适时的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在我国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要建设和谐社会,就是要解决当前社会各种影响和谐的社会矛盾,如城乡差别问题、社会失业问题、农民工问题、群众性聚集行对抗等问题。这些社会矛盾凸显,严重影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建设和谐社会,就不可避免的直面这些社会问题,找到这些社会问题的关键所在予以依法解决。经过对当前主要社会矛盾的关注,我们注意到这些社会矛盾最主要是集中在我国政治体制的中间地带——地级市,这些社会矛盾压力点也主要聚集在地级市这一行政管理层面,这就注定了地级市是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主要力量。而我国的领导党和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地级市建设的关键则主要在于地级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的建设。同时,我们又注意到,地级市党组织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最缺乏的是依法执政的能力,为此,本人认为地级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在我国的宪政体制下着重加强依法执政能力建设。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历史分析法,即从对地级市党委设置的沿革的研究,对中国共产党及地方组织执政的合法性、宪法地位的历史考察,概述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的基本内容、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的合...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地级市党委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地级市党委概述
一、地级市党委
二、地级市党委设置的沿革
三、地级市党委与上级党组织的关系
第二节 执政党及其地方组织的宪法地位
一、中国共产党及其地方组织在宪法中的地位
二、地级市党委及其组织执政活动的特点
第二章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基本理论
第一节 执政能力与依法执政能力
一、执政能力
二、依法执政能力
三、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第二节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的运行机制
一、党委领导与市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
二、党委领导与市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
三、党委领导与市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美国和新加坡执政党依法执政的启示
一、美国政党政治与宪政建设
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方式与宪政建设
三、美国、新加坡执政党依法执政的启示
第三章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能力的现状
第一节 当前体制下地级市党委领导体制
第二节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能力现状分析
一、市党委与市权力机关之间存在的问题
二、市党委与市行政机关之间存在的问题
三、市党委与市司法机关之间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能力问题的成因
第四章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改革和完善地级市党委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
第二节 提高地级市党委干部的法律素质
第三节 强化地级市党委执政行为的监督
第五章 地级市党委加强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市党委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
二、提高市党委民主决策的能力
三、提高市党委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提高市党委依法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思考[J]. 章猷才.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11)
[2]论一党制框架内的“政党—政府”关系[J]. 裴晓云.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11)
[3]以人为本与地方党委执政能力建设[J]. 何建宁. 衡水学院学报. 2008(05)
[4]论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的价值取向[J]. 张建民.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8(05)
[5]我看党与国家和人民的关系[J]. 应克复. 炎黄春秋. 2008(10)
[6]宪政的和谐之维[J]. 石磊. 法制与社会. 2008(25)
[7]浅析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J]. 孙波.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5)
[8]正确认识党政关系问题[J]. 武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时期宪政建设的推进[J]. 管大玉. 福建党史月刊. 2008(03)
[10]新时期党执政方式转变的原因及其原则[J]. 高兴. 宁夏党校学报. 2008(02)
博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政权行政制度研究[D]. 李金龙.湖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我国行政区划法律制度研究:问题、缺陷及完善[D]. 潘小青.华东政法大学 2007
[2]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探索与认识[D]. 刘瑞鹏.内蒙古大学 2006
[3]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反思及变革途径选择[D]. 李军超.河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21320
【文章来源】:中南民族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地级市党委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地级市党委概述
一、地级市党委
二、地级市党委设置的沿革
三、地级市党委与上级党组织的关系
第二节 执政党及其地方组织的宪法地位
一、中国共产党及其地方组织在宪法中的地位
二、地级市党委及其组织执政活动的特点
第二章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基本理论
第一节 执政能力与依法执政能力
一、执政能力
二、依法执政能力
三、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与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
第二节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的运行机制
一、党委领导与市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
二、党委领导与市行政机关之间的关系
三、党委领导与市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美国和新加坡执政党依法执政的启示
一、美国政党政治与宪政建设
二、新加坡人民行动党的执政方式与宪政建设
三、美国、新加坡执政党依法执政的启示
第三章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能力的现状
第一节 当前体制下地级市党委领导体制
第二节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能力现状分析
一、市党委与市权力机关之间存在的问题
二、市党委与市行政机关之间存在的问题
三、市党委与市司法机关之间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能力问题的成因
第四章 地级市党委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改革和完善地级市党委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
第二节 提高地级市党委干部的法律素质
第三节 强化地级市党委执政行为的监督
第五章 地级市党委加强依法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市党委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能力
二、提高市党委民主决策的能力
三、提高市党委依法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提高市党委依法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思考[J]. 章猷才. 商业文化(学术版). 2008(11)
[2]论一党制框架内的“政党—政府”关系[J]. 裴晓云.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8(11)
[3]以人为本与地方党委执政能力建设[J]. 何建宁. 衡水学院学报. 2008(05)
[4]论规范党委与人大关系的价值取向[J]. 张建民.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8(05)
[5]我看党与国家和人民的关系[J]. 应克复. 炎黄春秋. 2008(10)
[6]宪政的和谐之维[J]. 石磊. 法制与社会. 2008(25)
[7]浅析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和完善[J]. 孙波.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08(05)
[8]正确认识党政关系问题[J]. 武星.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03)
[9]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时期宪政建设的推进[J]. 管大玉. 福建党史月刊. 2008(03)
[10]新时期党执政方式转变的原因及其原则[J]. 高兴. 宁夏党校学报. 2008(02)
博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方政权行政制度研究[D]. 李金龙.湖南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我国行政区划法律制度研究:问题、缺陷及完善[D]. 潘小青.华东政法大学 2007
[2]对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探索与认识[D]. 刘瑞鹏.内蒙古大学 2006
[3]我国市管县体制的反思及变革途径选择[D]. 李军超.河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421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21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