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的实践培育

发布时间:2021-10-09 06:10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是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的实践培育,回答“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的实践培育是什么样的实践、怎样开展这项实践”的问题,不仅是“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实践教学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对培育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以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实践培育”、“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和“硕士研究生”等概念的厘定为论证逻辑起点,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及其对硕士研究生的意义、习近平关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以及实践教育理论、协同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案例,鲜明指出: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的实践培育,内据实践和认识矛盾运动这一动力机理,蕴含针对性、全面性、蕴寓性、研究性、创新性、互动性等规律性,具体实施要选取适当形式、把握完整过程、加以精准引导、协同组织落实、强化支持保障。基于此,构建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实践培育的运作机制。论文一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 

【文章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第2章 概念厘定和理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厘定
        2.1.1 实践培育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
        2.1.3 硕士研究生
        2.1.4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的实践培育
    2.2 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识论和价值论
        2.2.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及其对硕士研究生的意义
        2.2.3 习近平关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
    2.3 其他学科相关理论依据
        2.3.1 实践教育理论
        2.3.2 协同理论
第3章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实践培育的内在机理和规律性
    3.1 构成要素
        3.1.1 主体
        3.1.2 客体
        3.1.3 中介
    3.2 主要目的
        3.2.1 指导硕士研究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正确认知
        3.2.2 锻炼硕士研究生提升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运用能力
        3.2.3 引领硕士研究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
    3.3 动力机理
        3.3.1 根本动力是实践和认识之间的矛盾
        3.3.2 内在机理是实践和认识的矛盾运动
    3.4 重要规律性
        3.4.1 针对性
        3.4.2 全面性
        3.4.3 蕴寓性
        3.4.4 研究性
        3.4.5 创新性
        3.4.6 互动性
第4章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的实践培育案例分析
    4.1 案例介绍
        4.1.1 案例一:清华大学“寻访历史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思考中国问题”学生海外实践
        4.1.2 案例二: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共和国这样走来”暑期社会实践
        4.1.3 案例三:桂林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志愿服务
    4.2 案例反映的基本情况
        4.2.1 各案例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的实践培育理路
        4.2.2 硕士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得到培育和提升
        4.2.3 实践培育内据实践和认识矛盾运动的动力机理
        4.2.4 实践培育的规律性充分体现
        4.2.5 实践培育的具体举措基本到位
        4.2.6 实践培育是社会实践和科研实践的统一
    4.3 案例反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4.3.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专题社会实践可进一步倡导
        4.3.2 研究生参与覆盖面有限
        4.3.3 实践活动时长和深入程度有限
    4.4 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成因分析
        4.4.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可以隐性养成
        4.4.2 现有资源条件有限
        4.4.3 社会实践课时安排有限
        4.4.4 非实习类社会实践较少安排社会实务操作项目
    4.5 基于案例的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实践培育优化分析
        4.5.1 精准引导鼓励开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专题社会实践
        4.5.2 协同组织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4.5.3 优化前期设计准备与后期总结评估
        4.5.4 鼓励硕士研究生个人自觉参加社会工作实习
第5章 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素养实践培育的具体举措和运作机制
    5.1 选取适当形式
        5.1.1 集体组织实践
        5.1.2 个人自发实践
        5.1.3 体验式主题活动
        5.1.4 蹲点式项目调研
        5.1.5 实习式参与工作
    5.2 把握完整过程
        5.2.1 确定实践主题
        5.2.2 设计实践内容
        5.2.3 开展实践活动
        5.2.4 评估实践效果
    5.3 抓好组织引导
        5.3.1 加以精准引导
        5.3.2 协同组织落实
    5.4 强化支持保障
        5.4.1 加强政策规范
        5.4.2 加大经费支持
        5.4.3 深化平台拓展
        5.4.4 建强工作队伍
        5.4.5 周密安全保障
    5.5 构建运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协同理论视角下应用型院校实践育人的困境与出路[J]. 姚丹.  教育与职业. 2019(05)
[2]脱贫攻坚视阈下高校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探究——基于山西农业大学脱贫攻坚社会实践育人机制的分析[J]. 李鹏,庄法兴,雷丽君.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3]论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的创新发展[J]. 杜先伟.  教育探索. 2019(01)
[4]北京科技大学实践育人精品项目简介[J].   思想教育研究. 2019(02)
[5]高校实践育人实现路径探析[J]. 杨国欣,蔡昕.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04)
[6]论立德树人视域下的大学生第二课堂“金字塔模型”[J]. 宋丹,曾剑雄.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19(01)
[7]高校思政实践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发展——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育人模式创新研究》[J]. 申洋.  中国高校科技. 2019(Z1)
[8]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指导下的十九大报告翻译研究[J]. 康佳萍.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11)
[9]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社会价值分析[J]. 李涛.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18(07)
[10]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格局[J]. 刘建军.  思想理论教育. 2017(03)

博士论文
[1]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机理及运行机制研究[D]. 呼和.北京科技大学 2018
[2]高校实践育人机制研究[D]. 陈步云.东北师范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对策研究[D]. 李迟芳.南昌大学 2018
[2]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研究[D]. 孙莹贤.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8
[3]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共同体研究[D]. 阚言婷.西南科技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425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25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7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