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意义
发布时间:2021-10-13 08:08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发展观,即科学发展观。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的体现,它是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它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靠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特别是被写进党章,它已经成为了我国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建设的指导思想,它将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态度,它也必将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价值选择。由于研究者的着眼点和研究重点不同,对科学发展观的研究层次、角度、侧重点、学科领域必然不同,本文运用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方法,梳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分析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解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内涵,阐述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对科学发展观理论来源的梳理,我们看到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理论性和来源的多维性,使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有了更加深入的认...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关于发展和发展观
一、关于发展
二、关于发展观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发展”的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探索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思想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认识与科学发展观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第四节 当代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现代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与科学发展观
二、20世纪80年代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
三、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总结和对别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借鉴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理论层面
二、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的科学发展观
三、立足于现实层面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导
一、科学发展观的方针指导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撑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的实现路径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 李仁武.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7(03)
[2]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乔翔. 长江论坛. 2007(01)
[3]毛泽东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J]. 张秀荣.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05)
[4]科学发展观论析[J]. 孙东方. 理论月刊. 2006(07)
[5]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J]. 席端平,李生敏. 沧桑. 2006(02)
[6]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J]. 夏文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02)
[7]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 严书翰. 东南学术. 2005(03)
[8]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J]. 胡锦涛. 求是. 2005(01)
[9]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 季明. 长江论坛. 2004(04)
本文编号:3434278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关于发展和发展观
一、关于发展
二、关于发展观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发展”的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探索奠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思想
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认识与科学发展观
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思想与科学发展观
第四节 当代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现代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与科学发展观
二、20世纪80年代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
三、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总结和对别国经济发展经验的借鉴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立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的四个基本理论层面
二、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的科学发展观
三、立足于现实层面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第一节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贡献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武器和理论指导
一、科学发展观的方针指导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支撑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的实现路径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 李仁武.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7(03)
[2]近年来科学发展观研究综述[J]. 乔翔. 长江论坛. 2007(01)
[3]毛泽东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J]. 张秀荣.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6(05)
[4]科学发展观论析[J]. 孙东方. 理论月刊. 2006(07)
[5]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科学发展观[J]. 席端平,李生敏. 沧桑. 2006(02)
[6]科学发展观对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J]. 夏文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6(02)
[7]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J]. 严书翰. 东南学术. 2005(03)
[8]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发展的整个过程[J]. 胡锦涛. 求是. 2005(01)
[9]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J]. 季明. 长江论坛. 2004(04)
本文编号:3434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434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