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及其价值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及其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过程中,高度关注人的现代化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战略构想,对我国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邓小平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所涉及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增长和物质技术的进步,它指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方面都要综合平衡,全面发展。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期,物质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的思想层次、品德素质以及社会人际关系却未达到现代化的要求,急需跟上物质建设的节奏。不论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不断发扬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 本文主要利用了文献分析法、多学科综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形成背景、基本内容、特征及其价值等展开论述,尝试对当前研究中仍存在的一些不足进行补充完善。本文认为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形成,既借鉴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等相关理论内容,又适应了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将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人的主体地位、人民本位理念、实现人的现代化途径这三个方面,并得出研究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对不断激发我国的社会活力,促进改革创新,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指导价值的重要结论。本文写作的最大特点和创新之处在于结合了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背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多学科的协作攻关。以期通过对这一思想的全面理解和把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国梦”的实现等提供指导。
【关键词】:邓小平 人的现代化 人民本位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4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意义9
- 1.2 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方法11
- 1.4 创新点11-12
- 1.5 论文结构12
- 本章小结12-13
- 第二章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形成13-21
- 2.1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现实基础13-15
- 2.1.1 马克思主义在新时期的发展需要13-14
- 2.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14-15
- 2.1.3 国内外形势发展的要求15
- 2.2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理论渊源15-20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人的思想15-18
- 2.2.2 毛泽东的人学思想18-19
- 2.2.3 中国传统民本思想19-20
- 本章小结20-21
- 第三章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基本内容21-29
- 3.1 人的现代化的主体——社会的现实的人21-23
- 3.1.1 人的社会性与现实性21-22
- 3.1.2 人的主体性与创造性22-23
- 3.2 人的现代化的理念——人民本位23-26
- 3.2.1 发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23-24
- 3.2.2 丰富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内涵24-25
- 3.2.3 正视人民的价值和物质利益25-26
- 3.2.4 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标准26
- 3.3 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发展生产力,促进教育现代化26-28
- 3.3.1 发展生产力,推动物质基础建设27
- 3.3.2 重视教育,促进人才的培养和塑造27-28
- 本章小结28-29
- 第四章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特征29-31
- 4.1 主体性与实践性的统一29
- 4.2 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29-30
- 4.3 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30
- 本章小结30-31
- 第五章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的价值31-38
- 5.1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是激发社会活力的有效理论武器31-33
- 5.1.1 为研究人的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31
- 5.1.2 对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动作用31-32
- 5.1.3 对进行国际间交流合作的启示作用32-33
- 5.2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是促进我国改革创新的不竭动力33-35
- 5.2.1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支撑34
- 5.2.2 是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源泉34-35
- 5.3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为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创造了可能性35-37
- 5.3.1 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人力保障36
- 5.3.2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改革的动力36-37
- 本章小结37-38
- 第六章 结论38-39
- 参考文献39-41
- 一、著作39
- 二、期刊文章39-40
- 三、报纸文章40
- 四、电子文献40-4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1-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峰;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首要问题[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1期
2 袁金辉,辛占营;社会现代化的关键:人的现代化[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3 唐礼勇;;二十年来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综述[J];资料通讯;2002年01期
4 王正中;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关系的哲学思考[J];理论学刊;2003年01期
5 ;法治与人的现代化关系刍论[J];公安研究;2010年04期
6 高璐;;浅析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21期
7 许全兴;;人的现代化三题[J];湖湘论坛;1996年04期
8 崔志远,李天明;人的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J];理论探讨;1997年06期
9 崔自铎;人的现代化三题[J];理论前沿;1997年09期
10 李德玲;浅谈人的现代化[J];理论学刊;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自铎;;现实呼唤人的现代化[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崔自铎;;人的现代化问题——兼论在现代化问题上的两种不同认识[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3 刘力;;人的现代化是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4 阮青;;中国的现代化“关键在人”——邓小平对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关系的思考[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5 胡延风;;马克思主义视野中的人的现代化问题[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6 刘铎;;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战略意义与战略选择[A];地区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第二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杨金海;;近代、现代、后现代意识与中国人的现代化[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8 崔永和;;全球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A];人学与现代化——中国人学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全国第四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陈淑丽;;试论中国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互动关系[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鲁献慧;;人的主体性和现代人格建构[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以人的现代化支撑保障率先大业[N];南京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李庆勤 对话者 戢广南;以新疆精神塑造人 推进新疆人的现代化[N];新疆日报(汉);2013年
3 彭小秋 江西省新余市人口计生委主任;积极探索人的现代化新途径[N];中国人口报;2013年
4 李沫薇;关于人的现代化研究[N];吉林日报;2003年
5 刘志山 深圳大学社会科学院;深圳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N];深圳商报;2003年
6 夏青;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探索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6年
7 李福全;人的现代化问题的哲学思考[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8 张全景;知识经济时代呼唤人的现代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任新峰 中共如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追求人的现代化:南通现代化的重要引擎[N];南通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宋广玉;“现代化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现代化”[N];南京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彬;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斌;全球公民社会视角下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2 宋华锋;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人的现代化问题探讨[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3 石大建;人的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之魂[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李金侠;新时期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李明航;社会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D];黑龙江大学;2007年
6 罗帅;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的现代化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王新亮;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8 徐一心;人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个性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9 黄安;哲学视野下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大伟;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人的现代化思想及其价值,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0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8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