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2 00:03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又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中的一个现实问题。当今世界经济结构和中国社会现实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实践向劳动和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提出了重大挑战。因此,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关乎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随着信息化深入、科技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劳动过程的构成要素不断扩展,劳动的内容从生产物质资料的体力劳动扩大到提供服务产品的服务劳动、创造技术和知识的科技劳动以及协调组织管理的经营管理劳动。在分析时,始终坚持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这一基本原则,,具体劳动转移旧价值,抽象劳动创造新价值。同时,明确不同劳动、资本、科技、管理等要素在价值和剩余价值形成中的作用,提出第三产业中的生产性劳动、科技劳动、管理劳动、知识形态的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只是创造价值的具体形式有所不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论文又从劳动价值论在当下的理论与现实挑战入手,分析劳动价值论在理论层面受到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创新价值论等的挑战,在现实领域受到劳动新特点和分配新情况的挑战。因此,当今的社会劳动已经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大不相同,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变化。这些新的特点和变化对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创造和生产都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信息化是一个新的命题,不同的研究前提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不相同的。本文以劳动形式发生的新变化为视角,对当前我国的出现的非劳动生产要素是否创造价值、是否参与分配加以分析,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完善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提出新的思想路径,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信息化 劳动形式 价值创造 市场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11;F091.91;F24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4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12-13
  • (四) 文章可能创新之处13-14
  •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立14-20
  • (一) 对英国古典经济学批判继承14-16
  • 1. 威廉·配第奠定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14
  • 2. 亚当·斯密对威廉·配第理论的继承与创新14-15
  • 3. 大卫·李嘉图对亚当·斯密理论的坚持与发展15-16
  • (二)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16-20
  • 1. 对英国古典劳动价值论批判的继承与创新16-18
  • 2. 马克思对劳动本质的剖析18
  • 3. 马克思关于劳动范畴的论述18-20
  • 二、 信息化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变化20-29
  • (一) 信息化社会内涵及特点20-21
  • 1. 信息化社会内涵20
  • 2. 信息化社会的特点20-21
  • (二) 信息化条件下劳动形式的变化21-24
  • 1. 体力劳动转向脑力劳动21-22
  • 2. 操作劳动转向管理劳动22-23
  • 3. 重复劳动转向创新劳动23
  • 4. 简单劳动转向复杂劳动23-24
  • (三) 信息化条件下价值创造范围拓展24-26
  • 1. 流通领域的商品生产及创造价值24-25
  • 2. 服务领域商品生产及创造价值25
  • 3. 精神领域的商品生产及创造价值25
  • 4. 技术、信息领域的商品生产及创造价值25-26
  • (四) 信息化条件下价值创造的源泉和特点26-29
  • 1. 价值创造的源泉26-27
  • 2. 价值创造的特点27-29
  • 三、 信息化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的挑战29-35
  • (一) 来自理论方面的挑战29-32
  • 1. 要素价值论29-30
  • 2. 效用价值论30-31
  • 3. 创新价值论31-32
  • (二) 来自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挑战32-35
  • 1. 劳动领域新情况32-33
  • 2. 所有制及分配制度新变化33-35
  • 四、 信息化条件下发展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35-42
  • (一) 准确把握当前多种劳动形式35-37
  • 1. 物质生产的基础地位35
  • 2. 科技劳动的创新地位35-36
  • 3. 管理劳动的整合地位36-37
  • 4. 服务劳动的保障地位37
  • 5. 信息劳动的细节地位37
  • (二) 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发展形势37-42
  • 1. 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紧密结合38
  • 2. 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作为首要任务38-39
  • 3. 要准确把握非劳动性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理论39
  • 4. 要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贯穿始终39-42
  • 结语42-43
  • 参考文献43-46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46-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柏春,王立明;深化认识劳动与深化认识劳动价值理论辨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2 ;经济学教研部召开深化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讨会[J];大连干部学刊;2001年05期

3 萧灼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J];中国机电工业;2001年18期

4 萧灼基;;谈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J];中外企业家;2001年08期

5 王淑琦;;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J];学理论;2002年06期

6 杨宏翔;;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J];求知;2002年03期

7 刘雄伟;;试论劳动价值理论及其指导意义[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11期

8 陈文通;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9 黄中平;当前理论界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情况[J];发展论坛;2002年04期

10 张俊鸿;深化对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的思考[J];理论与现代化;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良;;从市场演进看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2 李建勇;;劳动价值理论的再认识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3 胡煜;;关于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理论的一点思考[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4 宋斌成;;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必须与时俱进[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5 任保平;;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科学理解及其现代阐释[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6 郑必清;;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价值[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蓝蔚青;;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8 张洪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劳动价值理论[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严法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在当代[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10 王富初;;应如何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解龙;对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新突破[N];社会科学报;2001年

2 金志国(作者单位:省委党校);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N];安徽日报;2001年

3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王珏;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新解[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撰文/袁晓江(中共深圳市委党校副研究员);劳动价值理论的新发展[N];深圳商报;2002年

5 湖南省委党校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肖万春;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永放光芒[N];光明日报;2010年

6 王宜新;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N];福建日报;2001年

7 黄绍臻 蔡永贵 作者单位:省委组织部、上杭县委组织部;正确把握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的新方向[N];福建日报;2001年

8 肖永年;当代劳动价值理论的有益尝试[N];黑龙江日报;2004年

9 李翠玲;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研讨会综述[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王舟波;深化和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若干探讨[N];工人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梁玉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滕建华;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当代思考[D];黑龙江大学;2002年

2 胡红安;劳动及劳动价值理论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3 袁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生存论意蕴[D];黑龙江大学;2009年

4 吴鑫;信息化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5 郭玲;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关争议问题的认识与思考[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丽娜;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形成及围绕劳动价值论的论争[D];河南大学;2004年

7 孙懿;探析经济危机的本质[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信息化条件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8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7d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