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国主义理论到新帝国主义理论简史
本文关键词:从帝国主义理论到新帝国主义理论简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殖民扩张强行打开别国的大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原始积累以来,关于帝国主义的讨论从没有停止过。马克思批判资本这种吸吮活劳动的东西,批判将一切都打上数字烙印的资本主义,批判奔走于世界、为了利益改变世界面貌的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列宁曾给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这样的定义: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垄断代替自由竞争,是帝国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帝国主义的实质。如今距离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建立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帝国主义有了新的特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它的根本意图在于按照资本的逻辑塑造新的世界结构,但是它也有自身的发展危机,所以需要通过“时间一空间”的理论进行修复。哈维的新帝国主义理论是结合地理学的空间视角,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关系的辩证法”来论证的,有其现实意义也有局限性。新帝国主义的特点是比起强硬的军事手段更加强调资本的逻辑,扩张的领域更加广阔掠夺的手段更加隐秘,但在威力上有增无减,资本和文化的控制无孔不入,垄断性和排他性也更强。具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三个方面:在军事上强化军备,进行防御性干涉,扩张自身的阵营;在经济上推行市场经济自由化、把一切都商品化,通过对国际经济组织的掌控强行打开世界市场并使参与者都遵守在其授意下制定的规则;在文化上用“软实力”文化霸权进行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渗透。当前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明必须认清新帝国主义的本质,也必须至少从这三个方面谋求发展。
【关键词】:帝国主义 新帝国主义 资本 剥夺性积累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A82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言7-11
- 一、选题的提出和意义7-8
- 二、研究现状8-9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9-10
- 四、创新之处10-11
- 第一章 古典帝国主义理论11-22
- 一、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11-17
- (一)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扩张11-12
- (二) 商品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外在表现形式12-14
- (三) 资本:资本主义运作的深层动力14-17
- 二、帝国主义理论的形成17-22
- (一) 罗莎·卢森堡的方法论与其时代意义18-19
- (二) 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19-22
- 第二章 新帝国主义在各领域的发展22-33
- 一、从殖民扩张到阵营扩张22-25
- (一) 二战后的输出民主22-23
- (二) 军事政治空间的争夺23-25
- 二、商品化与日常生活殖民化25-29
- (一) 万物商品化和消费空间25-27
- (二) 信息时代的传媒媒介27-29
- 三、文化帝国主义29-31
- (一) 殖民时代的影响29-30
- (二) 价值观渗透30-31
- 四、当前资本主义发展面临的问题31-33
- (一) 劳动关系的问题31-32
- (二) 资本积累的问题32-33
- 第三章 大卫·哈维的新帝国主义理论33-40
- 一、领土逻辑和资本逻辑33-35
- 二、剥夺性积累35-37
- (一) 剥夺性积累的主要特征35-36
- (二) “时间-空间”修复理论36-37
- 三、对哈维新帝国主义理论的评价37-40
- (一) 对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的发展37-38
- (二) 积极意义和局限性38-40
- 参考文献40-42
- 后记42-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乐兰;詹真荣;;国外学者关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综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吕薇洲;;从古典帝国主义理论到新帝国主义理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09期
3 仇启华;;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J];学习与研究;1990年06期
4 关山;西方史学研究中的“帝国主义理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5 刘淑春;美国《每月评论》主编斯威齐谈当前世界格局和帝国主义理论问题[J];国外理论动态;1994年19期
6 刘淑春;俄罗斯学者对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新评说[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6年01期
7 刘维春;;帝国主义论的当代沉思——兼评“新帝国主义论”“后帝国主义论”与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关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8 ;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思考[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10期
9 胡宗山;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帝国主义理论研究评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4期
10 卡尔·翁格尔;刘建设;;帝国主义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帆;;论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存在的现实合理性[A];当代法学论坛(2011年第4辑)[C];2011年
2 王丽华;;国外列宁研究中的不同观点[A];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共产党执政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博士 陆铭 陈钊;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思考[N];文汇报;2000年
2 刘怀玉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记者王海锋;列宁思想对当今世界仍有重要意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4 高继文 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资本主义应面向现实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保和;布哈林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贾凌昌;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当代视域[D];安徽大学;2004年
2 顾文;从帝国主义理论到新帝国主义理论简史[D];南京大学;2014年
3 徐春问;霍布森的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陈睿哲;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及其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姬超胜;列宁帝国主义理论及其时代意蕴[D];新疆师范大学;2013年
6 高慧娟;关于布哈林帝国主义理论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邱金英;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8 孟理Pr;共谋与抵抗[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从帝国主义理论到新帝国主义理论简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5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58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