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下的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分析

发布时间:2022-02-16 12:27
  在马克思主义结构体系当中,"共享"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内核。根据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我国已经实现了正义分配型共享、先富带动型共享、制度保障型共享,这三大社会共享机制,提升了社会的公平性,使所有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都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在当前的新时期下,为了进一步平衡社会整体发展,消除城乡区域性的发展差异,更加深刻和全面地贯彻、落实、体现社会主义公平原则,满足所有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祈愿、诉求,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与实现,依然需要以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为指导。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的内涵和价值,然后主要就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下的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途径,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公关世界. 2020,(12)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的内涵和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的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的价值
二、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下的中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途径
    (一)坚决打赢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贫困治理
    (二)加强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做好乡村服务治理工作
    (三)繁荣乡村社会市场经济,科学落实乡村经济治理
    (四)营造和谐、文明的乡村文化氛围,开展乡村文化治理
三、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坚定文化自信:应然选择,力量之源与现实路径[J]. 林岩.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2)
[2]劳动幸福价值观驱动的乡村振兴:走向合作治理的逻辑[J]. 肖方仁.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3]基于马克思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新时代乡村振兴实现路径探讨[J]. 崔莹.  现代农业科技. 2020(01)
[4]新时代“三农”协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逻辑:问题、范式及目标[J]. 翟坤周.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5]马克思关于城乡关系论述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 石玉昌,李支援.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6]乡村振兴战略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解读[J]. 李雯娟,窦德强.  现代经济信息. 2019(14)



本文编号:3627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27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6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