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17 00:04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完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构建让各族群众认同的"表达性语言"和"根本性对话",是增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重要保障。 

【文章来源】: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20,(0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的时代价值
    (一)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二)有利于抵御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
二、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的现实诉求
    (一)缺乏顶层设计,未能形成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理论研究与创新不足,弱化了宣传教育的解释力
    (三)社会思潮多元化消解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的权威性
    (四)西方敌对势力渗透冲击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的控制力
    (五)信息网络化弱化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的主导力
三、构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宣传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
        1.建立党委统一领导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教育顶格协调机制
        2.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探索浸润式宣传教育机制
        3.在典型宣传的基础上建立自我教育机制
        4.在理论教育基础上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宣传教育机制
        5.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发展网络宣传教育机制
    (二)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保障机制
        1.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理论解读机制
        2.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管理机制
        3.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评价机制
        4.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激励机制
        5.建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宣传教育考核机制



本文编号:3628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28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2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