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的实践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1 11:02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关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实践观为基础,对以纯粹思辨为标志的传统“理性主义哲学”作了深刻“扬弃”和彻底“清算”,让哲学从虚无缥缈的“天国”回归到实实在在的“人间”,开创了哲学发展的新模式。马克思恩格斯颠倒了被颠倒的世界,转变了哲学关注世界的方式。准确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就需要对它的形成过程和演进路径进行客观分析与研究。这就要坚持纵向、横向和自身“三把尺子”来把握:第一方面是纵向研究。以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为基点,对他们之前的“实践”进行准确理解,才能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科学内涵,掌握其本质特征。第二方面是横向研究。也就是关注同时期的其他哲学家对实践的研究,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对他们的借鉴和批判。第三方面是自身研究。就是马克思恩格斯自身实践论思想前后的对比和变化。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实践的认识,以及实践观的内容和指向,皆有不同。本文将在对比研究、梳理整理、脉络分析中把握《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内涵与特性,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德意志意识...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写作重点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思想的演进
(二)对德国古典哲学实践论思想的批判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系统阐述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的内涵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主要特点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理论价值及其现实启示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理论价值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理路[J]. 张学亮,王永友. 长白学刊. 2018(01)
[2]《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思想的逻辑结构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J]. 安启念. 哲学动态. 2017(02)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性与真理性[J]. 周书俊.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01)
[4]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制定及其研究的意义——兼谈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问题[J]. 冯景源. 东南学术. 2016(02)
[5]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之二[J]. 杨金洲,郑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6]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实践批判思想[J]. 曾凡跃,陈建华. 探索. 2013(03)
[7]《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张首先. 学习与实践. 2013(01)
[8]《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改变世界思想之比较研究[J]. 曾凡跃. 求实. 2012(08)
[9]唯物史观的三个维度[J]. 邹诗鹏. 天津社会科学. 2011(05)
[10]彻底的历史主义与彻底的实践哲学——论唯物史观的本质[J]. 张以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6)
本文编号:3690457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写作重点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形成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思想的演进
(二)对德国古典哲学实践论思想的批判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系统阐述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的内涵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主要内容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主要特点
(四)《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理论价值及其现实启示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理论价值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实践观的现实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理路[J]. 张学亮,王永友. 长白学刊. 2018(01)
[2]《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思想的逻辑结构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J]. 安启念. 哲学动态. 2017(02)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性与真理性[J]. 周书俊.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7(01)
[4]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制定及其研究的意义——兼谈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核心”问题[J]. 冯景源. 东南学术. 2016(02)
[5]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之二[J]. 杨金洲,郑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3)
[6]试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实践批判思想[J]. 曾凡跃,陈建华. 探索. 2013(03)
[7]《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唯物史观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 张首先. 学习与实践. 2013(01)
[8]《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改变世界思想之比较研究[J]. 曾凡跃. 求实. 2012(08)
[9]唯物史观的三个维度[J]. 邹诗鹏. 天津社会科学. 2011(05)
[10]彻底的历史主义与彻底的实践哲学——论唯物史观的本质[J]. 张以明.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06)
本文编号:36904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690457.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