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幸福观之“真、善、美”的统一
发布时间:2022-12-11 01:00
真正的哲学应该是建立在人性的三个维度,也就是真善美相统一的基础之上的,任何的偏颇都是对人性的不真实的反映,都不能塑造完美的时代精神。人类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活动大多是求真、求善、求美的活动。真善美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内在地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对真善美三者关系的深刻把握可以更好的理解马克思幸福观中的真善美,以及真善美的统一对于人类追求幸福的意义。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幸福之真:对必然的认识
二、幸福之善:幸福的根本
三、幸福之美:主客体的和谐
四、真、善、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圆满人格必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J]. 丰子恺.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23)
[2]浅析人的自由及与真善美的统一[J]. 王凤珍. 中国校外教育. 2013(29)
[3]《哲学通论》与当代中国哲学[J]. 孙正聿.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09(00)
[4]真善美的统一:德育与智育的价值回归[J]. 吴联星. 上海教育科研. 2006(08)
[5]论真、善、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统一[J]. 林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1)
本文编号:371784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幸福之真:对必然的认识
二、幸福之善:幸福的根本
三、幸福之美:主客体的和谐
四、真、善、美的统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圆满人格必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J]. 丰子恺.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6(23)
[2]浅析人的自由及与真善美的统一[J]. 王凤珍. 中国校外教育. 2013(29)
[3]《哲学通论》与当代中国哲学[J]. 孙正聿. 哲学基础理论研究. 2009(00)
[4]真善美的统一:德育与智育的价值回归[J]. 吴联星. 上海教育科研. 2006(08)
[5]论真、善、美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统一[J]. 林剑.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01)
本文编号:37178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17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