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指导下的厦门人才发展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21:45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把人才强国战略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七大战略之中,提出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2016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厦门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在经济特区建设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人才优惠政策,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来特区发展。特区建设的经验也表明,特区的发展离不开各类人才,特区围绕特定要素进行集中建设,是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经济特区面临的“特区不特”和特区优惠政策弱化趋势下,如何提升厦门经济特区人才发展环境,助推厦门经济社会发展,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才观和人才特区理论为依据,在比较分析国内典型城市人才发展环境经验的基础上,对厦门经济特区人才发展环境进行调研,对制约厦门经济特区人才发展中存在的人才存量小,高层次人才短缺、房价高薪资低,人才流失严重、人才政策传导和实施不到位、人才引进渠...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人才发展环境
2.1 人才及人才发展环境
2.1.1 人才的概念
2.1.2 人才发展环境
2.1.3 人才发展环境与经济特区建设
2.2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观
2.2.2 列宁的人才观
2.2.3 毛泽东的人才观
2.2.4 邓小平的人才观
2.2.5 江泽民的人才观
2.2.6 胡锦涛的人才观
2.2.7 习近平的人才观
2.3 人才战略与人才特区理论
2.3.1 人才战略理论
2.3.2 人才特区
第3章 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调查
3.1 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现状
3.1.1 人才政策体系日臻完善
3.1.2 人才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3.1.3 人才投入逐年加大
3.1.4 人才强市战略成效凸显
3.2 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问卷调查
3.2.1 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满意度评测
3.2.2 制约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的因素分析
3.3 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3.3.1 人才存量小,高层次人才短缺
3.3.2 房价高薪资低,人才流失严重
3.3.3 政策传导不到位,政策兑现实施难
3.3.4 引进渠道狭窄,人才制度不健全
3.3.5 人才评价机制不完善,评定考核机制不合理
第4章 国内典型城市人才发展环境经验及启示
4.1 国内典型城市人才发展环境
4.1.1 上海人才发展环境情况
4.1.2 深圳人才发展环境情况
4.1.3 珠海人才发展环境情况
4.2 启示
4.2.1 完善人才政策环境
4.2.2 优化人才生活环境
4.2.3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4.2.4 改善人才经济环境
第5章 优化厦门人才发展环境的对策
5.1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1.1 以人为本,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5.1.2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人才树立科学的择业和就业观
5.1.3 加强城市品牌建设,提升城市吸引力
5.2 加快城市发展,改善人才经济环境
5.2.1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5.2.2 抓住历史契机,促进投资增长
5.3 加大配套支持力度,优化人才生活环境
5.3.1 优化人才服务,拓宽解决人才住房渠道
5.3.2 增设新媒体平台,拓展人才政策宣传途径
5.4 促进人才集聚,完善人才发展政策环境
5.4.1 实行“多规合一”制度,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5.4.2 制定更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大育才引才力度
5.4.3 创新人才平台建设,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5.4.4 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人才流失到人才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遇与挑战[J]. 刘进,刘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4)
[2]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人才发展[J]. 严利,叶鹏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3]人才环境与人才成长预期对集聚意愿的影响研究[J]. 曹威麟,王艺洁,刘志迎.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19)
[4]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评价——以中关村与东湖高新区为例(2009-2013)[J]. 李燕萍,郑安琪,沈晨,罗静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5]“五位一体”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司江伟,陈晶晶. 科技管理研究. 2015(02)
[6]人才流失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基于金砖四国的面板数据[J]. 田帆,方卫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7]温州人才发展环境的比较分析与对策研究[J]. 陈珉.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07)
[8]我国区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评价与比较[J]. 梁文群,郝时尧,牛冲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09)
[9]秦皇岛人才发展环境优化研究[J]. 王宇红. 中国市场. 2013(41)
[10]我国省级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朱军文,沈悦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本文编号:3717571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与人才发展环境
2.1 人才及人才发展环境
2.1.1 人才的概念
2.1.2 人才发展环境
2.1.3 人才发展环境与经济特区建设
2.2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才观
2.2.2 列宁的人才观
2.2.3 毛泽东的人才观
2.2.4 邓小平的人才观
2.2.5 江泽民的人才观
2.2.6 胡锦涛的人才观
2.2.7 习近平的人才观
2.3 人才战略与人才特区理论
2.3.1 人才战略理论
2.3.2 人才特区
第3章 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调查
3.1 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现状
3.1.1 人才政策体系日臻完善
3.1.2 人才创业环境不断优化
3.1.3 人才投入逐年加大
3.1.4 人才强市战略成效凸显
3.2 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问卷调查
3.2.1 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满意度评测
3.2.2 制约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的因素分析
3.3 厦门市人才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
3.3.1 人才存量小,高层次人才短缺
3.3.2 房价高薪资低,人才流失严重
3.3.3 政策传导不到位,政策兑现实施难
3.3.4 引进渠道狭窄,人才制度不健全
3.3.5 人才评价机制不完善,评定考核机制不合理
第4章 国内典型城市人才发展环境经验及启示
4.1 国内典型城市人才发展环境
4.1.1 上海人才发展环境情况
4.1.2 深圳人才发展环境情况
4.1.3 珠海人才发展环境情况
4.2 启示
4.2.1 完善人才政策环境
4.2.2 优化人才生活环境
4.2.3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4.2.4 改善人才经济环境
第5章 优化厦门人才发展环境的对策
5.1 以科学人才观为指导,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1.1 以人为本,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5.1.2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人才树立科学的择业和就业观
5.1.3 加强城市品牌建设,提升城市吸引力
5.2 加快城市发展,改善人才经济环境
5.2.1 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5.2.2 抓住历史契机,促进投资增长
5.3 加大配套支持力度,优化人才生活环境
5.3.1 优化人才服务,拓宽解决人才住房渠道
5.3.2 增设新媒体平台,拓展人才政策宣传途径
5.4 促进人才集聚,完善人才发展政策环境
5.4.1 实行“多规合一”制度,完善人才政策体系
5.4.2 制定更有效的人才激励政策,加大育才引才力度
5.4.3 创新人才平台建设,加大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5.4.4 创新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人才流失到人才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遇与挑战[J]. 刘进,刘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7(04)
[2]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人才发展[J]. 严利,叶鹏飞.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3]人才环境与人才成长预期对集聚意愿的影响研究[J]. 曹威麟,王艺洁,刘志迎.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6(19)
[4]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人才政策评价——以中关村与东湖高新区为例(2009-2013)[J]. 李燕萍,郑安琪,沈晨,罗静子.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2)
[5]“五位一体”人才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司江伟,陈晶晶. 科技管理研究. 2015(02)
[6]人才流失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基于金砖四国的面板数据[J]. 田帆,方卫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7]温州人才发展环境的比较分析与对策研究[J]. 陈珉.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4(07)
[8]我国区域高层次科技人才发展环境评价与比较[J]. 梁文群,郝时尧,牛冲槐.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09)
[9]秦皇岛人才发展环境优化研究[J]. 王宇红. 中国市场. 2013(41)
[10]我国省级政府海外人才引进政策的现状、问题与建议[J]. 朱军文,沈悦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本文编号:37175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17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