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05 01:54
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唯物史观,以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文本为依据,从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英、美、德等各具特色的西方发达国家发展道路,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落后国家发展道路的历程和特点,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基本思想。通过严密系统的文本考察后归宿到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当代价值上来。研究的理论是文本的,研究的指向是现实的。这一思想体系既对世界其他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有一般指导意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选择更是有其特殊的指导意义,表明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未来属于社会主义,坚定了共产主义的信念。近代中国的发展在曲折中前进,在探索中国的发展问题上,邓小平继承和开拓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对于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时代的各种风云变幻,在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浪潮中如何坚定自我,抓住时机,迎接挑战,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有着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面对新时代,新阶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中国的发展道路呈...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界说
1.1 "社会发展"内涵解析
1.1.1 "社会发展"的定义
1.1.2 "社会发展"的本质、动力和规律
1.1.3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总体特征
1.2 社会发展道路思想与社会发展观的关系
1.2.1 社会发展观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走向
1.2.2 战后西方社会发展观的变迁与人类发展道路的新思考
2. 马克思恩格斯西方社会发展道路思想
2.1 "英国式道路"与英国的发展
2.1.1 "圈地运动"——英国农业资本主义道路的物质保障
2.1.2 "光荣革命"——英国渐进式发展之路的政治保障
2.1.3 "工业革命"——英国崛起的先声
2.1.4 "英国式道路"的特点
2.2 "普鲁士式道路"与德国的发展
2.2.1 "普鲁士式"农业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
2.2.2 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崛起的契机
2.2.3 "普鲁士式道路"的特点
2.3 "美国式道路"与美国的发展
2.3.1 "美国式"农业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
2.3.2 "美国式"发展道路"的特点
3. 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思想
3.1 俄国社会发展道路历史概述
3.1.1 历史背景
3.1.2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俄国发展道路的文本著作
3.2 俄国农村公社问题
3.2.1 俄国农村公社的二重性特征
3.2.2 俄国农民的地位和状况
3.2.3 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
3.3 马克思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大峡谷"的设想
3.3.1 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大峡谷"的著名论断
3.3.2 俄国走新式道路的契机和条件
4.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对世界各国的一般指导意义
4.1.1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重大意义
4.1.2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4.1.3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道路
4.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的特殊指导意义
4.2.1 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4.2.2 邓小平对马克思发展道路思想的继承和开拓
4.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82492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界说
1.1 "社会发展"内涵解析
1.1.1 "社会发展"的定义
1.1.2 "社会发展"的本质、动力和规律
1.1.3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总体特征
1.2 社会发展道路思想与社会发展观的关系
1.2.1 社会发展观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走向
1.2.2 战后西方社会发展观的变迁与人类发展道路的新思考
2. 马克思恩格斯西方社会发展道路思想
2.1 "英国式道路"与英国的发展
2.1.1 "圈地运动"——英国农业资本主义道路的物质保障
2.1.2 "光荣革命"——英国渐进式发展之路的政治保障
2.1.3 "工业革命"——英国崛起的先声
2.1.4 "英国式道路"的特点
2.2 "普鲁士式道路"与德国的发展
2.2.1 "普鲁士式"农业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
2.2.2 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崛起的契机
2.2.3 "普鲁士式道路"的特点
2.3 "美国式道路"与美国的发展
2.3.1 "美国式"农业资本主义道路的发展历程
2.3.2 "美国式"发展道路"的特点
3. 马克思恩格斯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思想
3.1 俄国社会发展道路历史概述
3.1.1 历史背景
3.1.2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俄国发展道路的文本著作
3.2 俄国农村公社问题
3.2.1 俄国农村公社的二重性特征
3.2.2 俄国农民的地位和状况
3.2.3 俄国农村公社的历史命运
3.3 马克思关于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大峡谷"的设想
3.3.1 俄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大峡谷"的著名论断
3.3.2 俄国走新式道路的契机和条件
4.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对世界各国的一般指导意义
4.1.1 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的重大意义
4.1.2 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4.1.3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道路
4.2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道路思想对中国的特殊指导意义
4.2.1 近代中国的发展道路
4.2.2 邓小平对马克思发展道路思想的继承和开拓
4.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本文编号:37824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82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