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发布时间:2023-04-05 06:14
发展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世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理论上,发展具有深邃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在实践上,发展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也面临着诸如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资源浪费,环境恶化等问题和矛盾。科学发展观正是为应对这些问题和矛盾而提出的,它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与时倶进的指导思想。本文从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的视角出发,探讨分析、系统阐述当代中国的发展理论,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出发,追溯其思想渊源,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总结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性和创新点。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性表现在二者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坚持强调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性表现在,科学发展观倡导了发展的新理念,总结了发展的新思路,开辟了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1、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2 写作思路及创新点
1、3、3 研究方法
2 从邓小平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轨迹
2、1 从邓小平发展理论到江泽民发展思想
2、2 从江泽民发展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3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
3、1 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
3、2 一以贯之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
3、3 一定不易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4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内涵的丰富
4、1 发展:发展理论的主题
4、1、1 “发展才是硬道理”
4、1、2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4、2 以人为本:发展的价值追求
4、2、1 邓小平论以人为本的发展
4、2、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3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4、3、1 邓小平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5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
5、1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性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5、1、2 坚持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1、3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5、1、4 坚持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
5、2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性
5、2、1 科学发展观倡导发展的新理念
5、2、2 科学发展观总结发展的新思路
5、2、3 科学发展观开辟发展的新境界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82893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2、2 国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及方法
1、3、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2 写作思路及创新点
1、3、3 研究方法
2 从邓小平发展理论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轨迹
2、1 从邓小平发展理论到江泽民发展思想
2、2 从江泽民发展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3 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
3、1 一脉相承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
3、2 一以贯之的理论精髓——实事求是
3、3 一定不易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4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内涵的丰富
4、1 发展:发展理论的主题
4、1、1 “发展才是硬道理”
4、1、2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4、2 以人为本:发展的价值追求
4、2、1 邓小平论以人为本的发展
4、2、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4、3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4、3、1 邓小平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4、3、2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5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
5、1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性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5、1、2 坚持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5、1、3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5、1、4 坚持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
5、2 科学发展观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创新性
5、2、1 科学发展观倡导发展的新理念
5、2、2 科学发展观总结发展的新思路
5、2、3 科学发展观开辟发展的新境界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本文编号:3782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782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