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1:05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为政之道,在于得人。小康大业,人才为本。对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而言,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由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归根到底要靠一支宏大的、富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论文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递嬗进行逻辑梳理、历史分析,最终勾勒总结出历代党的领导人人才思想之间,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关系,展现一幅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思想的图景,为新世纪我国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提供借鉴。 论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即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研究背景;党的历代领导人人才思想的国内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二部分: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演进。首先,介绍了什么是人才、人才的特点,人才思想的内涵;其次,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人才思想的核心思想;最后,从人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资源、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保障、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论述了人才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从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四化”标准、“四不唯”标准,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衡量人才;二是从实践出人才、教育育人、“五个成为”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培养人才;三是从任人唯贤、选贤任能、唯才是举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使用人才;四是从评价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机制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评价人才;五是从党管人才、制度化管理、科学化管理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如何管理人才。 第四部分:中国人才强国战略。本部分是论文的重点和落脚点。首先分析了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国际背景和国内背景;其次阐述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具体举措和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再次论述了加强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这三支人才队伍的建设;最后提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建议。 回顾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人才思想的发展脉络,系统地比较、总结他们的人才思想,探讨他们在人才思想上承前启后与创新发展的规律,对于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特点;对于丰富我国人才理论,加强我国干部队伍建设;对于在新世纪新阶段正确认识和全面贯彻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人才强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人才思想 演进 人才强国战略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C96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11
- 1.2 文献综述11-14
- 1.2.1 毛泽东人才思想的研究12
- 1.2.2 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研究12-13
- 1.2.3 江泽民人才思想的研究13
- 1.2.4 胡锦涛人才思想的研究13-14
- 1.3 研究的意义14
- 1.3.1 理论意义14
- 1.3.2 实践意义14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4-15
- 1.4.1 研究思路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15-16
- 1.5.1 研究重点15
- 1.5.2 研究难点15
- 1.5.3 研究创新点15-16
- 2 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演进16-28
- 2.1 人才和人才思想16-18
- 2.1.1 人才16-17
- 2.1.2 人才思想17-18
- 2.2 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演进18-25
-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人才思想18-20
- 2.2.2 改革开放初期的人才思想20-22
- 2.2.3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人才思想22-25
- 2.3 人才的重要性25-28
- 2.3.1 人才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25
- 2.3.2 人才是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第一资源25-26
- 2.3.3 人才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保障26
- 2.3.4 人才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源泉26-28
- 3 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的主要内容28-49
- 3.1 人才标准28-31
- 3.1.1 德才兼备和又红又专28-29
- 3.1.2 "四化"标准29-30
- 3.1.3 "四不唯"标准30-31
- 3.2 人才培养31-35
- 3.2.1 实践出人才31-32
- 3.2.2 教育育人32-33
- 3.2.3 "五个成为"33-35
- 3.3 人才使用35-38
- 3.3.1 任人唯贤35-36
- 3.3.2 选贤任能36-37
- 3.3.3 唯才是举37-38
- 3.4 人才评价38-43
- 3.4.1 评价标准38-40
- 3.4.2 评价指标体系40-41
- 3.4.3 人才评价机制41-43
- 3.5 人才管理43-49
- 3.5.1 坚持党管人才和群众路线原则43-44
- 3.5.2 实行人才管理的制度化44-45
- 3.5.3 完善收入分配和人才竞争机制45-46
- 3.5.4 加强队伍建设、优化环境和实现人才管理的科学化46-49
- 4 中国人才强国战略49-68
- 4.1 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49-52
- 4.1.1 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国际背景49-50
- 4.1.2 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国内背景50-52
- 4.2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52-54
- 4.2.1 党管人才主要是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52-53
- 4.2.2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的具体举措53
- 4.2.3 贯彻党管人才原则需处理好的几个关系53-54
- 4.3 加强三支人才队伍建设54-56
- 4.3.1 建设高素质的党政人才队伍54-55
- 4.3.2 建设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55
- 4.3.3 建设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55-56
- 4.4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存在的问题56-59
- 4.4.1 人才总量不足56-57
- 4.4.2 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57
- 4.4.3 高层次、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短缺57-58
- 4.4.4 人才流失日益严重58
- 4.4.5 人才工作的科学机制尚不健全58-59
- 4.5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对策建议59-68
- 4.5.1 深化教育改革59-60
- 4.5.2 创新人才选拔使用机制60-61
- 4.5.3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61-62
- 4.5.4 完善人才市场体系62-63
- 4.5.5 引导人才合理流动63-64
- 4.5.6 吸引和鼓励留学人才报效祖国64-65
- 4.5.7 引进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65-66
- 4.5.8 建立健全人才安全保障机制66-68
- 结论68-69
- 致谢69-70
- 参考文献70-7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73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海涛;;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研究述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12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才思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3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