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早期思想中的康德因素
发布时间:2024-01-23 20:00
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18岁之前,他主要是向中国传统文化讨教,读了一些儒家典籍和小说,对于维新时期的改良主义一度产生过浓厚的兴趣。18岁到长沙之后,开始比较系统地接受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开始在外来文化中求知。在不长的时间里,毛泽东广泛地阅读了斯密、卢梭、孟德斯鸠、穆勒、耶劳斯、达尔文、泡尔生、斯宾塞、叔本华、尼采、罗素、杜威、康德、黑格尔等西方学者的书籍,思想一度成为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思想的大杂烩。其中,康德思想特别是其二元论对毛泽东的影响最为巨大。对于此,建国后,毛泽东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青年毛泽东为什么会接受康德,康德理论对毛泽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这种影响在毛泽东个人思想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关注的问题。 毛泽东接受康德是各方面因素的合力使然。当时,康德思想在中国的知识界和理论界广为传播,从辛亥革命,中间经由“新文化运动”,一直到“五四”时期,康德理论在中国一直保持者很强的传播势头。这种强劲的传播势头成为毛泽东接受康德思想的客观基础。另外,蔡元培和杨昌济的影响也是不能忽视的。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青年毛泽东接受康德理论的原因
(一) 客观基础:二十世纪初康德哲学在中国的风行
(二) 现实途径:蔡元培、杨昌济对于康德的特别推崇
(三) 主观要件:青年毛泽东对于德国的尊崇和深厚的哲学底蕴
二、康德因素在毛泽东早期思想中的表现
(一) 哲学层面:心物二元论
(二) 伦理学层面:主观道德律
(三) 美学层面:美法自然
三、康德因素在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史中的历史意义
(一) 由唯心论到心物二元论,毛泽东实现了思想上的第一次飞跃
(二) 毛泽东头脑中的康德唯物成分与传统的辩证法成分不断碰撞,自然契合,辩证唯物主义轮廓初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统计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883278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青年毛泽东接受康德理论的原因
(一) 客观基础:二十世纪初康德哲学在中国的风行
(二) 现实途径:蔡元培、杨昌济对于康德的特别推崇
(三) 主观要件:青年毛泽东对于德国的尊崇和深厚的哲学底蕴
二、康德因素在毛泽东早期思想中的表现
(一) 哲学层面:心物二元论
(二) 伦理学层面:主观道德律
(三) 美学层面:美法自然
三、康德因素在毛泽东的思想发展史中的历史意义
(一) 由唯心论到心物二元论,毛泽东实现了思想上的第一次飞跃
(二) 毛泽东头脑中的康德唯物成分与传统的辩证法成分不断碰撞,自然契合,辩证唯物主义轮廓初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统计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8832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883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