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0 10:37
  本文由一个前言和三个实体部分所组成。 前言:简要说明了开展对毛泽东、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指出开展此项研究可以揭示毛泽东、邓小平创新思想的思维根源,能够开辟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研究的新视野,有利于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引向深入,并启发人们自觉地培养创造性思维,成为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第一部分:阐述了毛泽东、邓小平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和作用。毛泽东、邓小平的创造性思维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倾向思维、想象思维、侧向思维、逆向思维和立体思维等方面。毛泽东的倾向思维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邓小平的倾向思维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世纪性重大课题;毛泽东的想象思维勾画出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美好图景,邓小平的想象思维描绘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毛泽东的侧向思维使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伟大胜利,邓小平的侧向思维使“渐进式”的改革获得了巨大成功;毛泽东的逆向思维挽救了中国革命,邓小平的逆向思维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毛泽东的立体思维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邓小平的立体思维形成了全...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一、 毛泽东、邓小平创造性思维的主要表现和作用
    (一) 毛泽东、邓小平的倾向思维
        1 毛泽东的倾向思维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
        2 邓小平的倾向思维与重大历史课题的解决
    (二) 毛泽东、邓小平的想象思维
        1 毛泽东的想象思维与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的构想
        2 邓小平的想象思维与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的描绘
    (三) 毛泽东、邓小平的侧向思维
        1 毛泽东的侧向思维与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
        2 邓小平的侧向思维与渐进式改革的巨大成功
    (四) 毛泽东、邓小平的逆向思维
        1 毛泽东的逆向思维与中国革命的转危为安
        2 邓小平的逆向思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
    (五) 毛泽东、邓小平的立体思维
        1 毛泽东的立体思维与《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2 邓小平的立体思维与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二、 毛泽东、邓小平创造性思维的契合与时代变奏
    (一) 同气相求,交相生辉
        1 出发点和归宿相同
        2 形成的过程相同
        3 产生的途径相同
        4 特点相同
        5 都有丰硕的成果
    (二) 各有异趣,皆领风骚
        1 时代背景不同
        2 实践基础不同
        3 主题不同
        4 侧重点不同
        5 稳定程度不同
        6 个性气质不同
三、 毛泽东、邓小平创造性思维比较研究的现实启示
    (一) 充分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1 创造性思维是毛泽东、邓小平成为伟人和科学理论创立者的重要条件
        2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实现人生价值
    (二)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人类科学理性才能向前发展
        1 科学理性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一个动因
        2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推动人类理性和人类科学社会的进步
    (三)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实现理论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
        1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 完善机制是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
        1 毛泽东、邓小平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机制
        2 完善机制的有效性,不断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五) 实施素质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根本途径
        1 提高民族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2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造性人才



本文编号:39246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akesizhuyiyanjiu/39246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e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